第Z02版:周2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3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关康定的历史事件
2015-03-14

康定,作为甘孜州的州府所在地,相关历史传说源远流长。但有的传说,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因此,听熟悉康定传说的藏族学者益西饶色先生讲述康定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 益西饶色/著 扎西次仁/译

一 康定

康定,现在是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这地方,三角形天犹如空行宫;三角形地犹如愤怒本尊的坐垫;三水交汇犹如丝线交织连结;三条路口犹如丝线打的空心结;三山相聚犹如三兄弟交头接耳。早在古代康定就名叫达折朵了。多数人又因十四世纪上下这地方形成一处市场,市场发达兴旺的原因,加之三条沟口相交,命名为达折朵,这种理解也符合实际。汉语称打箭炉是因这里有铸箭之炉的传说,这是藏语译成汉语不合规则或者部分发音被改动后转写成这样的。比如,现在娜贡(塔公)汉语发音与藏语发音基本接近就没有说不能写成“塔公”。但是名曰塔公是因娜贡有很多佛塔,根据这层意思解释转写成了塔公。

现在有些人寻思,打箭炉是古代汉族军事谋略家诸葛亮时期,汉藏间订立边界的地方。这个传说有头有尾内容齐全。古代汉地三国鼎立时期,蜀汉诸葛亮派郭达将军到康定城北郭达山脚下铸造铁箭,然后插上山顶。诸葛亮说划定汉藏分界线,就以射箭箭落地为界。于是射出一枝箭,并派人去追寻箭的踪影,结果来人在康定城北的护法神山山顶(郭达山)找到此箭,于是以此为汉藏分界。这与藏人传说大臣禄东赞在唐帐上竖立十二寸长没有破碎的帝王木矛杆相一致。长期以来这个地方因外来文化和汉族大量迁徙居住后,产生符合各自心理意识的传说,也是无法阻挡的。有人提出这个地方是当年七擒中国西南土著王孟获的地方,但是现在历史学家根据研究一致认定,七擒孟获的地方在云南省范围内。将世间发生的奇异传说拿来说也没什么不妥。总之,汉族人有将这个地方与炉灶联系起来的想法。迄今汉语对此地的直接称谓仍是炉城。这明白地传递到藏人的耳中后与藏族自己心里的感觉是相符的。藏族也有这样的传说,康定的三座山,是地狱的灶石,不管谁到了康定,三年后再也不用受寒狱之苦了。这个地方早在古代就是藏族人经常来往的地方,往下到沟口,就是苯教护法神名叫瓦斯碉的地方,稍低的另一条沟就有叫格通、鱼通的地方和藏族的寺庙。特别是学者降央扎巴等的传记中载明,噶玛巴时期寺庙获得大发展,从这里往下到泸定沿途有甘谷地等地名,至今仍是藏语音变。这与过去策那洛本白玛等曾经说过的也没有大的矛盾。康定,还有轨范师白玛的护法神和药幻女眼见珠穆朗玛长寿五仙女到过这里,并从长清的泉眼里取出伏藏的传说。幻化大译师般若遮那去嘉莫查瓦绒从事利生事业时,也到过康定。

从嘉绒十八大土司的势力范围来看,康定应在嘉绒土司的范围里。后来,卓衮曲嘉帕巴、噶玛巴、具德自在成就者唐东杰波、木雅学者降央扎巴、规范师白玛朵钦者益西多吉等到康定从事过利生事业。离康定较近的海螺沟,是噶玛巴发掘伏藏右旋海螺的地方。学者降央扎巴在其传记里多次提到过康定和空行宫娜姆者。成就者唐东杰波到康定建造的佛塔现在仍在瓦斯碉附近,这是人们都相信的事实。特别是从这里往下行五十公里就是泸定县城,那里的铁索桥是具德唐东杰波所建,因此所有藏人对此都敬仰和朝拜。康定还有许多像观音阁这样加持力很大与汉族净相相符的佛殿。除此还有许多藏传佛教的佛殿。很早以前,康定有各种大小门派的寺庙,如格鲁、宁玛、噶举、萨迦、苯波寺庙。这地方的很多藏人经常都会在自认适宜的地方聚居。当地居民的居住遍布三条河谷。沿着当今的川藏路往上行的地方叫木雅达果(译者注即木雅后门),往下在河水分流的地方叫甲衣达果(译者注即汉地后门),西北方沟口地方叫雅拉达果(译者注雅拉后门)。康定是茶马互市的交叉点和汉藏相互交融的地方。明武宗时期,帕木竹巴政权的权利大部分被仁蚌巴夺去时,明武宗自认为自己大体是藏族活佛的转世,自己封自己为大庆法王,并学习藏文。据此预言,派使者刘允携带金银诰书、上品缎、茶叶等很多驮布施品前往西藏,寻找能遍知前生今世的高僧大德问卦。使者到康定时西藏当局命令将其布施品留下。使者刘允经过成都双手空空的返回北京时,明武宗已经驾鹤西去。这件事没遗漏地载明在汉文档案中。这时期,藏族的历史用汉文记载外,广泛流传的《藏族史略》中也有明载。这以后,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康定明正土司不止一次谈论过康定的形貌和源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