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敏
导读:《康定上空的云》已接近尾声。与所有的小说一样,小说中的人物都将在结尾处,接受作家对人物所作的命运的裁决。不管读者或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有多么地喜欢,小说中的人物也难以逃脱尘埃落定时那一刻的孤寂。从康定走出去的孩子:云、火、风、水等人,在都市的天空飘荡过后,终究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云,一个无根的孩子,终究要认祖归宗。本节讲述云与血亲的相认。
寻找叔叔李明礼
刚走进小镇,就看见一块神气活现的地名牌——六通镇,这名字真妙,上天入地东西南北全都可以到达。一辆辆火三轮像一只只行走如飞的澳州驼鸟,若无其事地风驰电掣,尘土飞扬。我没有看到一名交通警察,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当然会出车祸。
秋色暖阳下,三四层砖混结构的楼房鳞次栉比,灰蒙蒙的水泥外墙像薄纸板钉的,露出龟裂花纹,张贴灰头土脑的广告画。六通镇这样的小镇在成都周边四处散落,还没有生机勃勃已经有充满苍桑的凋败感。
杂技团正用大喇叭招揽顾客,艳光四射的宣传画上是穿三点式的女人,丰满乳房充满弹性,光溜溜大腿缠绕花花绿绿的活蛇。膀大腰圆的老板娘用媚眼电我一下,我神魂颠倒地买票进场。大幕一拉,《一千零一夜》中肉墩墩的阿拉伯性感女人在迷离灯光下摇摇摆摆跳肚皮舞,一对对乳房和一双双光溜溜大腿使劲乱晃。紧接着吉普赛女郎又隆重登场,她的目光像追光灯打在我身上,将一根红缨枪递给我,人群狂吼乱叫,我浑身是胆地刺向她的颈项。吉普赛女郎居然练过硬气功,安然无恙。乱七八糟的表演结束,我无所事事地往前走,看见一大群灰蒙蒙的水泥楼房中,一座高楼却金碧辉煌。我走进去,笑嘻嘻的老板端来茶水,热情接待我这个主顾。盘旋上升的大理石楼梯上站了五个身强力壮,抗三级台风的女孩。我急火攻心,随机选择一名女孩,门一关,我准备冲上前一把抱住。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我还没来得及脱衣服,高大威猛的女孩一下子扒光衣服,像体操运动员跳鞍马,一蹬双腿跳到床上,一把将我拽过来。她不是女人,真像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小伙子”晃荡两个硕大蓝球,像是她企图强奸我。趁她没有大喝一声,将我一举拿下,我赶紧使出缩骨功,在如狼似虎的女孩面前化为一道白烟,跑下楼梯,冲出大门,背影越来越小,一瞬间不见踪影。
我冲到公路边,漫无目的地等在一个站牌下。是啊,这个命中注定的站牌等了我好久。
我这一路都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却命中注定为一个必然,正如我们偶然出生,做出各种随机性选择,到最后必然会死。
我抬头看站牌,只有两站路就到温江,我想起阿婆交给我一封自称我叔叔来的信。说他住在温江,有空去玩。我记得地址,是新兴化肥厂宿舍。我这个流窜犯反正没事,腿长在我身上,不如找一下他?
我坐上中巴车来到温江,然后坐三轮去新兴化肥厂。大街两旁的高楼和一棵棵苍松翠柏向后滑去,三轮车沿宽敞笔直的大街一直往前走到城郊,三轮车夫轻快地滑下一道黄土路缓坡,顺着平滑如镜的河流向绿树包围的灰墙红瓦的新兴化肥厂行去。破旧大门没有门卫把门,我这辈子居然在大门口遇上这么巧合的事情。
一个中等个子的老头带着一群人正迎面向我走来,他们五个人,正在商量叫不叫三轮,一辆三轮当然不够,只好走路。
我问他们:“有没有一个叫李明礼的工人?”
知识分子模样的老头十分惊异地盯着我,用北方口音再一次问我找谁?
我指名道姓找李明礼。老头说:“李明礼是我最小的弟弟,你找他干什么?”
我比他还要惊奇。
没有想到我胡摸乱撞一路行来,在新兴化肥厂大门口一下就碰到这辈子从来没有见面的亲人。
我赶紧说:“我叫李云,是李明礼的二哥李明书的儿子。”
老头说出我一直都想说的话:真没有想到这么巧合。
老头兴奋地说:“我们刚来温江,居然碰上你,我是你的大伯啊!”
有生以来第一次见面的大伯继续介绍说:“我们兄弟四个,知书达理,我叫李明知。我们家是中医世家……”
我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想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找这些亲戚,心中也没有这本《本草纲目》,从小在阿婆身边长大,认不认识他们无所谓。意想不到的是,我游戏人间,东游西荡,居然一下子碰上刚来温江的大伯。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他居然和我同时来到温江,我蒙了。心理落差太大,完全适应不了。我抱着来玩一玩的心态却突然遭遇认祖归宗的严肃主题。
一颗颗冷汗像未经着色的蚂蚁从后背直往上爬。
是啊,我不是一个演员,不可能亲热地对着完全陌生的老头叫声大伯,这亲情关系对我来说恍若隔世。
我成了整个新兴化肥厂最灰不溜秋的装饰品,无法理解至爱亲情的确切含义。
与亲人相见
我用冷漠眼睛探照灯一样照亮自称我大伯的人,而无中生有的大伯也十分老练地回到我还是陌生人的状态。我的内心如此敏感,哪怕最温柔的刀锋也能划下深深印痕,我从触觉和视觉全方位感受他的一地冷漠。
我们相互对视,无中生有的大伯先笑眯眯地看着刚刚认识的侄儿,等新鲜劲一过,他就冷冷清清站在那里。他反映过来,虽然我的确是他的侄儿,但大伯和侄儿只是没有关联的两个名词,属于符号学范畴,不具有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于是他又笑了,笑得十分冷静,像日本人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的笑。接着他伸出手搞形式主义,轻巧地握一下我的手立马放开,既表明他对侄儿这块招牌确认又表明他的疏离。这很像某位领导同我握手。记得有一次,我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领导在百忙之中接见我,他握住我的手握了不到一秒钟,立马将我轻轻挡开。这位领导是太极高手,他将我的手推来挡去,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火候把握得十分地道,怪不得他在官场上游刃有余。
现在,无中生有的大伯以领导接见的方式和我握手。
最后,他雁过留声扔下一句话,说:“你快去五楼四叔家看奶奶,她千里迢迢地从河北来温江!”
我们就这样分手了。我看到五个人从大门走出,不断缩小的背影形成五个忽略不计的黑点,这些人都是我的亲友。
我来到五楼,敲开李明礼家的门。我又看到一位操着河北口音的陌生人。四叔这个下岗工人比无中生有的大伯朴实,他不多话,十分客气。他说:“李云,你的奶奶就在里屋,你要不要见一见她?她见到你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啊!”
我过去只有阿婆,确实没有想过有什么奶奶。
我轻轻掀开洁白素雅的碎花布门帘,屋子里略显昏暗,刷着深红土漆古色古香的木床上,我看到一位老太婆,她就是我的奶奶。她的头发雪山一样白,半躺在木床上,低着头,看一本线装书。我没有说话,这位头发雪白的老太婆也没有说话,但是她听见风声就知道有人进来。她放下线装书,将银白的头抬起来,用亲切慈祥的眼睛看我,就是这凝眸一瞬,我们都感受到对方埋藏心里多年的至爱亲情,没来由地都有亲密与好感。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知道只有她是爱护我的。
我用散漫的语言介绍自己,这些介绍只是我们凝眸一瞬就充满亲情的补充。我还没有说完,皓首白发的奶奶早已经泪流满面。
她先是看着我慢腾腾掉眼泪,眼泪一滴又一滴顺着皱巴巴的脸往下流,然后牙关咬紧,干瘪嘴唇紧闭,但是所有积压在心底的千斤重担的感情实在支撑不住,干瘪嘴唇顷刻间张开变成嚎啕大哭。她嚎啕大哭着不停地拍打木床说:“你真可怜啊!你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为什么和你母亲离婚,扔下你不管,远走高飞!你再也见不到父亲!他不在人世了啊!”
我对父亲再茫然无知,心里也悚然一惊,他不在人世了。
我对母亲的印象虚无飘渺。他们离婚时,我还是不到两岁的娃娃。母亲最先远走他乡,上幼儿园时父亲也远走高飞。他们一前一后,招呼都不打突然消失在我记忆里。一年又一年燃放鞭炮的春节过去,我深藏不露的心灵中还悄然无声地珍藏对父亲音容笑貌的最后一点记忆。如梦如烟的尘封往事被我揪住不放,像不断变细的树梢,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时候我上幼儿园小班,却心驰神往地盼望父亲来到,好不容易等到老师让我们到小操坝里玩耍。我第一个兴冲冲地冲出教室,冲向操坝,明媚阳光下我歪着小脑袋,朝水泥缓坡上的大铁门张望。我相信,父亲不会忘记和我的约定,他会在课间休息时来看我在小操坝里玩耍。
这时候是父亲最值得相信,最值得依赖的时候。
我看到了。父亲和我一样,在大铁门上探头探脑地不停张望。他看见我,笑呵呵地像幼儿园那株笑逐颜开的向日葵。他穿着深蓝色中山装,个子那么高,头上戴一顶电影里国民党特务喜欢戴的鸭舌帽,鸭舌帽好像幼儿园的清洁工拿来扫地用的。他站在大铁门外,站在火红阳光下,笑呵呵地不停挥手,不停挥手。上课了,我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而现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不停挥手的父亲不在人世了。他总是这样和我挥手告别,我别无选择,这就是我的命。
命运就是看似偶然却是必然的捉摸不透的神秘玩意儿。
听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头发雪白的奶奶恢复平静,对襟灰布衬衣的前胸被滴落的泪水浇灌,打湿一大片。她又开始说话。她说:“你父亲是一年前因为一场车祸离开人世的!”
这句话说得我怅然若失,哎!我今天就是因为十分偶然的车祸信马由缰地来认祖归宗的。
奶奶翕动干瘪的嘴巴不断讲述着:“你父母离异后,父亲去重庆,母亲去内江,然后各自成立家庭。”
这个我知道,我在他们各自人生中忽略不计。
我沉默不语,听时钟在我周围滴滴答答,十分鲜明地映在耳膜。皓首白发的奶奶用特别伤感的眼神看我,充满绝望。她对我说:“云,我不会活多久了。我这时候精神还好,只是临死之前的回光返照,我已经在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
她对我提出这辈子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要求,她说:“你父亲的骨灰寄存在重庆福园公墓,直到现在还是一个飘来荡去的孤魂野鬼,等我死后,我希望我这个不孝的儿子能落叶归根,埋在河北老家的祖坟里!”
听了这话,我的泪水在眼眶里亮晶晶地不停打转。我有什么不能答应她呢?我自己就是一个东飘西荡的找不到根据地的游子。就算寄存在重庆的骨灰不是我童年记忆中向我挥手告别的父亲,我也希望普天下的孤魂野鬼都不要云一样寂寞空洞地飘来荡去。
头发像雪山一样白的奶奶,这是至爱亲情最真实的化身。第一次见面也就意味最后一次见面,我最后看一眼刚刚认识的奶奶。昏暗房间里,只剩下有气无力、皓首白发的奶奶,我眼光一瞟,她手里拿的线装书的封面赫然在目,用隶书写着《聊斋志异》。
我掀开素洁淡雅的门帘,像举行告别仪式一样告别这个制造永诀气氛的昏暗屋子。
我坐在下岗工人的客厅里,呆头呆脑地平视前方,我不知道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莫名悲伤。如果苏东坡的这首词是一付苦口良药,我要将《但愿人长久》顶礼膜拜,念念不忘地念一亿遍,哪管它似水流年。
我和四叔聊天,四叔说,他们四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但随着时代变迁,兄弟之间的感情与时俱进地渐渐淡漠,大不如前。这个喧哗与骚动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不是奶奶要来温江见他最后一面,来往稀少的大伯不会到此一游。四叔在进述中,人称指代很不确定,一会儿说我们家,一会儿说他们家。他说,他们家是河北省保定李家村的中医世家,他们家的老大在大学当教授,他们家的老二,也就是我父亲在重庆也是很有名的中医,然后是他们家老四,也就是我眼前的四叔最后一个从李家村出来,没什么文化,经人介绍到温江进工厂当工人。这时候他又用我们家开始述说,他说,我奶奶是保定一个大镇太平镇上的书香门第,奶奶是个小家碧玉,知书达理,嫁给名中医的我爷爷后,爷爷得了场大病去逝了。奶奶守寡,将四个孩子一手一脚拉扯大,几个儿子长大娶了媳妇后,奶奶还住在保定的太平镇上,今年奶奶身体极度不好,却一直坚守在老家,后来在大伯处住了一月,不想看大儿媳妇脸色,她要求最后看一眼在温江当工人的小儿子马上回老家,她说,就是躺在毛驴拉的平板车上,也要回到镇上自己的家里死,这就是她孤寂生命的最后结局。
他不光人称指代含糊不清,故事线索也错综复杂,愚不可及的我还是完全听懂了。我心中升起对上天深深地敬畏。无中生有的大伯和下岗工人四叔,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却和走向生命尽头的奶奶一起在温江等我。我误打误撞地走上这条必由之路。
是啊,命中注定我走此一遭。走此一遭只为两个字——招魂。
我从心底里十分恳切地对上天说,让我父亲的灵魂回去吧。不要再东飘西荡,魂不守舍。
让他居住在父亲母亲的坟墓边,回到小时候玩耍的故乡山水间。
在内江,母亲不愿相见
我再次回到成都,发现命运悄然无声地改变。
风风火火闯神州的火首先被父母叫回康定归依伏法上班。本来应当大吃一惊,无法无天的火居然去过平平淡淡的普通人生。但我们被时间流水冲刷得麻木不仁。
家住温江的四叔打来电话说,奶奶回老家后不久就去逝了。她十分安祥地闭上眼睛。
她能够安祥地闭上眼睛,其中也包括我对皓首白发的老人所作的庄重承诺。
我和四叔登上前往重庆的火车,一起去福园公墓取骨灰,送到河北老家安葬。
我们一路都不曾多说话,好像只是我一个人的旅程。
火车中途经过内江,我让四叔先走,反正也是顺路,我想去内江见见早已将我忘记的母亲,将送父亲骨灰回老家的事告诉她。虽然内心里已经表示将他们全然忘记,但我骨子里却一直惦记他们。不然我怎么会突发奇想去看母亲。晃晃荡荡的火车上我展开美好想像,像深秋中的枯枝败叶重新被我宽容的记忆捡拾,经过渲染后重现生机。像小时候我流着口水悄然睡去,梦到会心处嘴角一弯暗自偷笑。在我想像中,母亲心怀愧疚,用热情洋溢的笑脸欢迎我。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她给我找一个住处,我躺在浴缸里洗热水澡……她说,我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起将你父亲的骨灰送回河北。我一路都这样胡思乱想,直到传来列车播音员温柔甜美的声音:亲爱的旅客同志们,内江车站到了,祝您到内江好心情。
我一站上月台,跟打了针鸡血般兴奋莫名。我从未到达过的内江火车站如此亲切,风湿麻木的风景全都焕然一新。我背着大旅行包,兴冲冲地跟随倾泄人流来到大街上,就要见到久别重逢的母亲,心砰砰狂跳。
我走到大街边,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先拔打114,问清楚她单位的电话号码直接打过去。匆匆忙忙的嘟音响过,立刻传来成稳冷静的声音。这声音没有我想像中的丝毫热情。
她问我找谁?我说明来意之后,她好半天没有说话,在电话里一呼一吸做完瑜伽气功,只说了声知道了,这声音这么冷酷无情。完全是针对执爱亲情的冷嘲热讽。
然后,电话线里传来的话语像闪闪发光的弹子球弹无虚发,一颗颗冷冰冰地锐不可挡地洞穿胸膛。她说:“你到内江来我表示欢迎,但我和你父亲没有什么往来,他的事我无权过问,我有自己的家庭,不太愿意别人打扰我......”
我的心不再枝枝蔓蔓,像拳头一样紧绷绷地,对方一定是天外飞仙,我复杂难解的情感她无法破译。
她听我说了半天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最后说一声,你要没有什么事,我将电话挂了。砰一声,电话没声音了。
她已经失去耐心,决定要像一名工兵站在桥头堡里阻截敌人。我还有什么话说,再不能说内江欢迎我了。此时此地没有人放风筝,但我又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飞舞起来。我的身体不受大脑支配,它任性而为,想什么时候飞起来就什么时候飞起来。
我放下听筒,东张西望的眼中是川流不息的大街,我只是无人过问的蚂蚁,等同与无的匆匆过客。
我站在笔直街沿上,放荡不羁地纵声狂笑。
我哈哈哈,将内心里一腔悲愤,像吃了哑巴亏的苦涩都用张狂大笑代替。周围的人都对我莫名其妙的注视,个别内江女孩说,这人有病。但我笑得面瘫了,也没有一个人走上前在深秋阳光下问,小伙子,你没事吧?我一个人站在内江大街上平白无故地笑,人们都随风而逝,然后他们又一下子围拢过来,对着我哄堂大笑。我感到无与伦比的尴尬。
我灰溜溜离去,闭声闭气地坐在火车上。我的想像多么美好,居然成了一面将我照得奇形怪状的哈哈镜。
冷若冰霜的现实面前,还有什么感情能在我心中扎根?!
我在深夜里抵达重庆,混凝土建筑看不大清,这样最好,难得糊涂!
到达重庆,我又要打一个电话,联系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晶莹剔透的冷静固化在体内,我听到嘟音之后,和对方谈判。我谈判的对象是父亲远走高飞后的第二任妻子,她同意我到福园公墓看父亲,但我要求将骨灰从福园公墓迁出和爷爷奶奶合葬,她说,父亲方面的亲戚从来都没有承认她这个妻子,她没有想过将骨灰埋进李家祖坟。她要考虑考虑,研究研究。
深秋中灰蒙蒙的清晨,我和四叔站在福园公墓门口。
我平静地面对一切。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在大门口买一束鲜花,更没有在胸膛上带朵白花寄托哀思,和父母一起长大的人才有这特权,我不愿高攀,让庄重肃穆的松柏长青为我表达已经足够。
一个长得和《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一样丑陋,板着面孔的老头带领我和四叔来到置放父亲骨灰盒的地方。这是星期三,上班一族都在上班,雄伟壮丽的福园公墓只有我们。层层叠叠的松柏长青像一片深海,长长的大理石阶梯上方是一排排骨灰盒垒起的墙。我们驻足在墙与墙的笔直的水泥甬道里,我眼前的一堵墙有高达十多层的骨灰盒,大都市里三四十层的高楼屡见不鲜,人们生前住得拥挤,死后也住在楼层很高的骨灰墙里,花了笔小钱,众多骨灰盒才住进“小区”。
他们在严丝合缝的格子里闭声闭气地生活,灵魂能否上天?
我想起雪域高原的白色灵塔,所有塔尖指向一碧如洗的蓝天,白色灵塔是灵魂上天的阶梯,灵魂轻松跃上塔顶接受众多神灵接引。
这面墙壁连绵不绝,直到目力不及的地方。四周静寂无声,无数幽灵若隐若现围绕身边,我在幽灵居住的“大楼七层”找到父亲,一个小格子是他的居室。黑色骨灰盒上,我看到儿时向我不停挥手的和蔼可亲的脸,父亲的脸庞多了皱纹,没有戴鸭舌帽,戴一付眼镜。他是英俊儒雅的,只是老了!但这都是照片刻意美化,一想到车祸我不寒而栗!站在空旷无人的巨大墓园里感觉恐怖,我像一个人乘坐宇宙飞船来这里的。
黑色骨灰盒布满灰尘,一两朵灰不拉叽的塑胶花放在骨灰盒旁边,看来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并不怎么爱他,他的魂灵一直在魂灵众多的墓园里东游西荡,在悬而未决的状态中浮动。
不回故乡,他是不会安心的!
抱着黑色骨灰盒,沿着又宽又长的大理石阶,我和四叔走出福园公墓。
我们住在旅馆里,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打来电话,说她同意将骨灰送回老家安葬,还说父亲有遗物要我处理。我不知道什么遗物,但真正的好东西绝不会落到我手上。
我打开又大又沉的木箱,一箱子旧衣服映入眼帘,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纪念意义。我和四叔静坐在十字路口,我第一次充当卖旧衣服的小贩。我当然不可能沿街叫卖,沉默寡言地买一送一。没有一个人打听价钱。后来,三个山城棒棒像盘旋而下的乌鸦走上前来,问我是不是卖衣服。
我说:“毛料中山装只卖五元钱,其他西装衬衣买一送一。”
一个棒棒掏出皱巴巴的人民币,我说:“不卖了!全都送给你们。”
三个棒棒先不相信,回过神来你争我夺地一阵疯抢,却无法抢走我心里涌起的一阵苦涩。
棒棒们将又大又沉的木箱翻个底朝天,我干脆连箱子也送给他们。
我和四叔商量好,他带着骨灰盒从重庆直接去保定。我回趟成都,马上赶去参加奶奶的葬礼。
我为什么要回成都,就是想给水打电话。
我从来没有提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其实我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水。强烈自尊心让我一直没有打电话,但就像吸毒的人总想吸毒,想给水打电话的手心发痒,恨不得将手指斩断以绝后患。
我实在忍耐不住。相隔这么久后才给她打电话。我的电话一打过去,水像准备闪开老鼠夹板的老鼠,机警而聪明。她掩耳盗铃地尽力掩饰一起一伏的心跳,用以静制动的声音问:“找我有什么事?”
我说没有什么事,只是很惦记你。尽管名不正言不顺,既没有面子又没有自尊,但我还是要求和她见一面。
我像正在等候判决的犯人一样屏住呼吸,等候水义正词严地拒绝。水沉默是金,然而电话那头却传来叽叽咕咕切切私语的声音。我说过我有特异功能,已经听见水这个智勇双全的小老鼠,关在她亮晶晶的办公室里打肚皮官司,对立的自我在她肚皮里呲牙裂嘴地吵得一塌糊涂。一个要求平心静气地生活,一个要打破常规和我联络。最后,对我这个旧情人牵肠挂肚的自我取得胜利,决心冒险突围,作奸犯科和前情人约会。
刚走进小镇,就看见一块神气活现的地名牌——六通镇,这名字真妙,上天入地东西南北全都可以到达。一辆辆火三轮像一只只行走如飞的澳州驼鸟,若无其事地风驰电掣,尘土飞扬。我没有看到一名交通警察,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当然会出车祸。
秋色暖阳下,三四层砖混结构的楼房鳞次栉比,灰蒙蒙的水泥外墙像薄纸板钉的,露出龟裂花纹,张贴灰头土脑的广告画。六通镇这样的小镇在成都周边四处散落,还没有生机勃勃已经有充满苍桑的凋败感。
杂技团正用大喇叭招揽顾客,艳光四射的宣传画上是穿三点式的女人,丰满乳房充满弹性,光溜溜大腿缠绕花花绿绿的活蛇。膀大腰圆的老板娘用媚眼电我一下,我神魂颠倒地买票进场。大幕一拉,《一千零一夜》中肉墩墩的阿拉伯性感女人在迷离灯光下摇摇摆摆跳肚皮舞,一对对乳房和一双双光溜溜大腿使劲乱晃。紧接着吉普赛女郎又隆重登场,她的目光像追光灯打在我身上,将一根红缨枪递给我,人群狂吼乱叫,我浑身是胆地刺向她的颈项。吉普赛女郎居然练过硬气功,安然无恙。乱七八糟的表演结束,我无所事事地往前走,看见一大群灰蒙蒙的水泥楼房中,一座高楼却金碧辉煌。我走进去,笑嘻嘻的老板端来茶水,热情接待我这个主顾。盘旋上升的大理石楼梯上站了五个身强力壮,抗三级台风的女孩。我急火攻心,随机选择一名女孩,门一关,我准备冲上前一把抱住。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我还没来得及脱衣服,高大威猛的女孩一下子扒光衣服,像体操运动员跳鞍马,一蹬双腿跳到床上,一把将我拽过来。她不是女人,真像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小伙子”晃荡两个硕大蓝球,像是她企图强奸我。趁她没有大喝一声,将我一举拿下,我赶紧使出缩骨功,在如狼似虎的女孩面前化为一道白烟,跑下楼梯,冲出大门,背影越来越小,一瞬间不见踪影。
我冲到公路边,漫无目的地等在一个站牌下。是啊,这个命中注定的站牌等了我好久。
我这一路都是杂乱无章的偶然,却命中注定为一个必然,正如我们偶然出生,做出各种随机性选择,到最后必然会死。
我抬头看站牌,只有两站路就到温江,我想起阿婆交给我一封自称我叔叔来的信。说他住在温江,有空去玩。我记得地址,是新兴化肥厂宿舍。我这个流窜犯反正没事,腿长在我身上,不如找一下他?
我坐上中巴车来到温江,然后坐三轮去新兴化肥厂。大街两旁的高楼和一棵棵苍松翠柏向后滑去,三轮车沿宽敞笔直的大街一直往前走到城郊,三轮车夫轻快地滑下一道黄土路缓坡,顺着平滑如镜的河流向绿树包围的灰墙红瓦的新兴化肥厂行去。破旧大门没有门卫把门,我这辈子居然在大门口遇上这么巧合的事情。
一个中等个子的老头带着一群人正迎面向我走来,他们五个人,正在商量叫不叫三轮,一辆三轮当然不够,只好走路。
我问他们:“有没有一个叫李明礼的工人?”
知识分子模样的老头十分惊异地盯着我,用北方口音再一次问我找谁?
我指名道姓找李明礼。老头说:“李明礼是我最小的弟弟,你找他干什么?”
我比他还要惊奇。
没有想到我胡摸乱撞一路行来,在新兴化肥厂大门口一下就碰到这辈子从来没有见面的亲人。
我赶紧说:“我叫李云,是李明礼的二哥李明书的儿子。”
老头说出我一直都想说的话:真没有想到这么巧合。
老头兴奋地说:“我们刚来温江,居然碰上你,我是你的大伯啊!”
有生以来第一次见面的大伯继续介绍说:“我们兄弟四个,知书达理,我叫李明知。我们家是中医世家……”
我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想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找这些亲戚,心中也没有这本《本草纲目》,从小在阿婆身边长大,认不认识他们无所谓。意想不到的是,我游戏人间,东游西荡,居然一下子碰上刚来温江的大伯。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他居然和我同时来到温江,我蒙了。心理落差太大,完全适应不了。我抱着来玩一玩的心态却突然遭遇认祖归宗的严肃主题。
一颗颗冷汗像未经着色的蚂蚁从后背直往上爬。
是啊,我不是一个演员,不可能亲热地对着完全陌生的老头叫声大伯,这亲情关系对我来说恍若隔世。
我成了整个新兴化肥厂最灰不溜秋的装饰品,无法理解至爱亲情的确切含义。
我用冷漠眼睛探照灯一样照亮自称我大伯的人,而无中生有的大伯也十分老练地回到我还是陌生人的状态。我的内心如此敏感,哪怕最温柔的刀锋也能划下深深印痕,我从触觉和视觉全方位感受他的一地冷漠。
我们相互对视,无中生有的大伯先笑眯眯地看着刚刚认识的侄儿,等新鲜劲一过,他就冷冷清清站在那里。他反映过来,虽然我的确是他的侄儿,但大伯和侄儿只是没有关联的两个名词,属于符号学范畴,不具有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于是他又笑了,笑得十分冷静,像日本人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的笑。接着他伸出手搞形式主义,轻巧地握一下我的手立马放开,既表明他对侄儿这块招牌确认又表明他的疏离。这很像某位领导同我握手。记得有一次,我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领导在百忙之中接见我,他握住我的手握了不到一秒钟,立马将我轻轻挡开。这位领导是太极高手,他将我的手推来挡去,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火候把握得十分地道,怪不得他在官场上游刃有余。
现在,无中生有的大伯以领导接见的方式和我握手。
最后,他雁过留声扔下一句话,说:“你快去五楼四叔家看奶奶,她千里迢迢地从河北来温江!”
我们就这样分手了。我看到五个人从大门走出,不断缩小的背影形成五个忽略不计的黑点,这些人都是我的亲友。
我来到五楼,敲开李明礼家的门。我又看到一位操着河北口音的陌生人。四叔这个下岗工人比无中生有的大伯朴实,他不多话,十分客气。他说:“李云,你的奶奶就在里屋,你要不要见一见她?她见到你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啊!”
我过去只有阿婆,确实没有想过有什么奶奶。
我轻轻掀开洁白素雅的碎花布门帘,屋子里略显昏暗,刷着深红土漆古色古香的木床上,我看到一位老太婆,她就是我的奶奶。她的头发雪山一样白,半躺在木床上,低着头,看一本线装书。我没有说话,这位头发雪白的老太婆也没有说话,但是她听见风声就知道有人进来。她放下线装书,将银白的头抬起来,用亲切慈祥的眼睛看我,就是这凝眸一瞬,我们都感受到对方埋藏心里多年的至爱亲情,没来由地都有亲密与好感。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知道只有她是爱护我的。
我用散漫的语言介绍自己,这些介绍只是我们凝眸一瞬就充满亲情的补充。我还没有说完,皓首白发的奶奶早已经泪流满面。
她先是看着我慢腾腾掉眼泪,眼泪一滴又一滴顺着皱巴巴的脸往下流,然后牙关咬紧,干瘪嘴唇紧闭,但是所有积压在心底的千斤重担的感情实在支撑不住,干瘪嘴唇顷刻间张开变成嚎啕大哭。她嚎啕大哭着不停地拍打木床说:“你真可怜啊!你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为什么和你母亲离婚,扔下你不管,远走高飞!你再也见不到父亲!他不在人世了啊!”
我对父亲再茫然无知,心里也悚然一惊,他不在人世了。
我对母亲的印象虚无飘渺。他们离婚时,我还是不到两岁的娃娃。母亲最先远走他乡,上幼儿园时父亲也远走高飞。他们一前一后,招呼都不打突然消失在我记忆里。一年又一年燃放鞭炮的春节过去,我深藏不露的心灵中还悄然无声地珍藏对父亲音容笑貌的最后一点记忆。如梦如烟的尘封往事被我揪住不放,像不断变细的树梢,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时候我上幼儿园小班,却心驰神往地盼望父亲来到,好不容易等到老师让我们到小操坝里玩耍。我第一个兴冲冲地冲出教室,冲向操坝,明媚阳光下我歪着小脑袋,朝水泥缓坡上的大铁门张望。我相信,父亲不会忘记和我的约定,他会在课间休息时来看我在小操坝里玩耍。
这时候是父亲最值得相信,最值得依赖的时候。
我看到了。父亲和我一样,在大铁门上探头探脑地不停张望。他看见我,笑呵呵地像幼儿园那株笑逐颜开的向日葵。他穿着深蓝色中山装,个子那么高,头上戴一顶电影里国民党特务喜欢戴的鸭舌帽,鸭舌帽好像幼儿园的清洁工拿来扫地用的。他站在大铁门外,站在火红阳光下,笑呵呵地不停挥手,不停挥手。上课了,我依依不舍地往回走。
而现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不停挥手的父亲不在人世了。他总是这样和我挥手告别,我别无选择,这就是我的命。
命运就是看似偶然却是必然的捉摸不透的神秘玩意儿。
头发雪白的奶奶恢复平静,对襟灰布衬衣的前胸被滴落的泪水浇灌,打湿一大片。她又开始说话。她说:“你父亲是一年前因为一场车祸离开人世的!”
这句话说得我怅然若失,哎!我今天就是因为十分偶然的车祸信马由缰地来认祖归宗的。
奶奶翕动干瘪的嘴巴不断讲述着:“你父母离异后,父亲去重庆,母亲去内江,然后各自成立家庭。”
这个我知道,我在他们各自人生中忽略不计。
我沉默不语,听时钟在我周围滴滴答答,十分鲜明地映在耳膜。皓首白发的奶奶用特别伤感的眼神看我,充满绝望。她对我说:“云,我不会活多久了。我这时候精神还好,只是临死之前的回光返照,我已经在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
她对我提出这辈子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要求,她说:“你父亲的骨灰寄存在重庆福园公墓,直到现在还是一个飘来荡去的孤魂野鬼,等我死后,我希望我这个不孝的儿子能落叶归根,埋在河北老家的祖坟里!”
听了这话,我的泪水在眼眶里亮晶晶地不停打转。我有什么不能答应她呢?我自己就是一个东飘西荡的找不到根据地的游子。就算寄存在重庆的骨灰不是我童年记忆中向我挥手告别的父亲,我也希望普天下的孤魂野鬼都不要云一样寂寞空洞地飘来荡去。
头发像雪山一样白的奶奶,这是至爱亲情最真实的化身。第一次见面也就意味最后一次见面,我最后看一眼刚刚认识的奶奶。昏暗房间里,只剩下有气无力、皓首白发的奶奶,我眼光一瞟,她手里拿的线装书的封面赫然在目,用隶书写着《聊斋志异》。
我掀开素洁淡雅的门帘,像举行告别仪式一样告别这个制造永诀气氛的昏暗屋子。
我坐在下岗工人的客厅里,呆头呆脑地平视前方,我不知道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莫名悲伤。如果苏东坡的这首词是一付苦口良药,我要将《但愿人长久》顶礼膜拜,念念不忘地念一亿遍,哪管它似水流年。
我和四叔聊天,四叔说,他们四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但随着时代变迁,兄弟之间的感情与时俱进地渐渐淡漠,大不如前。这个喧哗与骚动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不是奶奶要来温江见他最后一面,来往稀少的大伯不会到此一游。四叔在进述中,人称指代很不确定,一会儿说我们家,一会儿说他们家。他说,他们家是河北省保定李家村的中医世家,他们家的老大在大学当教授,他们家的老二,也就是我父亲在重庆也是很有名的中医,然后是他们家老四,也就是我眼前的四叔最后一个从李家村出来,没什么文化,经人介绍到温江进工厂当工人。这时候他又用我们家开始述说,他说,我奶奶是保定一个大镇太平镇上的书香门第,奶奶是个小家碧玉,知书达理,嫁给名中医的我爷爷后,爷爷得了场大病去逝了。奶奶守寡,将四个孩子一手一脚拉扯大,几个儿子长大娶了媳妇后,奶奶还住在保定的太平镇上,今年奶奶身体极度不好,却一直坚守在老家,后来在大伯处住了一月,不想看大儿媳妇脸色,她要求最后看一眼在温江当工人的小儿子马上回老家,她说,就是躺在毛驴拉的平板车上,也要回到镇上自己的家里死,这就是她孤寂生命的最后结局。
他不光人称指代含糊不清,故事线索也错综复杂,愚不可及的我还是完全听懂了。我心中升起对上天深深地敬畏。无中生有的大伯和下岗工人四叔,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却和走向生命尽头的奶奶一起在温江等我。我误打误撞地走上这条必由之路。
是啊,命中注定我走此一遭。走此一遭只为两个字——招魂。
我从心底里十分恳切地对上天说,让我父亲的灵魂回去吧。不要再东飘西荡,魂不守舍。
让他居住在父亲母亲的坟墓边,回到小时候玩耍的故乡山水间。
抱住父亲的骨灰盒
我再次回到成都,发现命运悄然无声地改变。
风风火火闯神州的火首先被父母叫回康定归依伏法上班。本来应当大吃一惊,无法无天的火居然去过平平淡淡的普通人生。但我们被时间流水冲刷得麻木不仁。
家住温江的四叔打来电话说,奶奶回老家后不久就去逝了。她十分安祥地闭上眼睛。
她能够安祥地闭上眼睛,其中也包括我对皓首白发的老人所作的庄重承诺。
我和四叔登上前往重庆的火车,一起去福园公墓取骨灰,送到河北老家安葬。
我们一路都不曾多说话,好像只是我一个人的旅程。
火车中途经过内江,我让四叔先走,反正也是顺路,我想去内江见见早已将我忘记的母亲,将送父亲骨灰回老家的事告诉她。虽然内心里已经表示将他们全然忘记,但我骨子里却一直惦记他们。不然我怎么会突发奇想去看母亲。晃晃荡荡的火车上我展开美好想像,像深秋中的枯枝败叶重新被我宽容的记忆捡拾,经过渲染后重现生机。像小时候我流着口水悄然睡去,梦到会心处嘴角一弯暗自偷笑。在我想像中,母亲心怀愧疚,用热情洋溢的笑脸欢迎我。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她给我找一个住处,我躺在浴缸里洗热水澡……她说,我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起将你父亲的骨灰送回河北。我一路都这样胡思乱想,直到传来列车播音员温柔甜美的声音:亲爱的旅客同志们,内江车站到了,祝您到内江好心情。
我一站上月台,跟打了针鸡血般兴奋莫名。我从未到达过的内江火车站如此亲切,风湿麻木的风景全都焕然一新。我背着大旅行包,兴冲冲地跟随倾泄人流来到大街上,就要见到久别重逢的母亲,心砰砰狂跳。
我走到大街边,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先拔打114,问清楚她单位的电话号码直接打过去。匆匆忙忙的嘟音响过,立刻传来成稳冷静的声音。这声音没有我想像中的丝毫热情。
她问我找谁?我说明来意之后,她好半天没有说话,在电话里一呼一吸做完瑜伽气功,只说了声知道了,这声音这么冷酷无情。完全是针对执爱亲情的冷嘲热讽。
然后,电话线里传来的话语像闪闪发光的弹子球弹无虚发,一颗颗冷冰冰地锐不可挡地洞穿胸膛。她说:“你到内江来我表示欢迎,但我和你父亲没有什么往来,他的事我无权过问,我有自己的家庭,不太愿意别人打扰我......”
我的心不再枝枝蔓蔓,像拳头一样紧绷绷地,对方一定是天外飞仙,我复杂难解的情感她无法破译。
她听我说了半天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最后说一声,你要没有什么事,我将电话挂了。砰一声,电话没声音了。
她已经失去耐心,决定要像一名工兵站在桥头堡里阻截敌人。我还有什么话说,再不能说内江欢迎我了。此时此地没有人放风筝,但我又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飞舞起来。我的身体不受大脑支配,它任性而为,想什么时候飞起来就什么时候飞起来。
我放下听筒,东张西望的眼中是川流不息的大街,我只是无人过问的蚂蚁,等同与无的匆匆过客。
我站在笔直街沿上,放荡不羁地纵声狂笑。
我哈哈哈,将内心里一腔悲愤,像吃了哑巴亏的苦涩都用张狂大笑代替。周围的人都对我莫名其妙的注视,个别内江女孩说,这人有病。但我笑得面瘫了,也没有一个人走上前在深秋阳光下问,小伙子,你没事吧?我一个人站在内江大街上平白无故地笑,人们都随风而逝,然后他们又一下子围拢过来,对着我哄堂大笑。我感到无与伦比的尴尬。
我灰溜溜离去,闭声闭气地坐在火车上。我的想像多么美好,居然成了一面将我照得奇形怪状的哈哈镜。
冷若冰霜的现实面前,还有什么感情能在我心中扎根?!
我在深夜里抵达重庆,混凝土建筑看不大清,这样最好,难得糊涂!
到达重庆,我又要打一个电话,联系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晶莹剔透的冷静固化在体内,我听到嘟音之后,和对方谈判。我谈判的对象是父亲远走高飞后的第二任妻子,她同意我到福园公墓看父亲,但我要求将骨灰从福园公墓迁出和爷爷奶奶合葬,她说,父亲方面的亲戚从来都没有承认她这个妻子,她没有想过将骨灰埋进李家祖坟。她要考虑考虑,研究研究。
深秋中灰蒙蒙的清晨,我和四叔站在福园公墓门口。
我平静地面对一切。我没有像别人一样在大门口买一束鲜花,更没有在胸膛上带朵白花寄托哀思,和父母一起长大的人才有这特权,我不愿高攀,让庄重肃穆的松柏长青为我表达已经足够。
一个长得和《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一样丑陋,板着面孔的老头带领我和四叔来到置放父亲骨灰盒的地方。这是星期三,上班一族都在上班,雄伟壮丽的福园公墓只有我们。层层叠叠的松柏长青像一片深海,长长的大理石阶梯上方是一排排骨灰盒垒起的墙。我们驻足在墙与墙的笔直的水泥甬道里,我眼前的一堵墙有高达十多层的骨灰盒,大都市里三四十层的高楼屡见不鲜,人们生前住得拥挤,死后也住在楼层很高的骨灰墙里,花了笔小钱,众多骨灰盒才住进“小区”。
他们在严丝合缝的格子里闭声闭气地生活,灵魂能否上天?
我想起雪域高原的白色灵塔,所有塔尖指向一碧如洗的蓝天,白色灵塔是灵魂上天的阶梯,灵魂轻松跃上塔顶接受众多神灵接引。
这面墙壁连绵不绝,直到目力不及的地方。四周静寂无声,无数幽灵若隐若现围绕身边,我在幽灵居住的“大楼七层”找到父亲,一个小格子是他的居室。黑色骨灰盒上,我看到儿时向我不停挥手的和蔼可亲的脸,父亲的脸庞多了皱纹,没有戴鸭舌帽,戴一付眼镜。他是英俊儒雅的,只是老了!但这都是照片刻意美化,一想到车祸我不寒而栗!站在空旷无人的巨大墓园里感觉恐怖,我像一个人乘坐宇宙飞船来这里的。
黑色骨灰盒布满灰尘,一两朵灰不拉叽的塑胶花放在骨灰盒旁边,看来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并不怎么爱他,他的魂灵一直在魂灵众多的墓园里东游西荡,在悬而未决的状态中浮动。
不回故乡,他是不会安心的!
抱着黑色骨灰盒,沿着又宽又长的大理石阶,我和四叔走出福园公墓。
我们住在旅馆里,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打来电话,说她同意将骨灰送回老家安葬,还说父亲有遗物要我处理。我不知道什么遗物,但真正的好东西绝不会落到我手上。
我打开又大又沉的木箱,一箱子旧衣服映入眼帘,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纪念意义。我和四叔静坐在十字路口,我第一次充当卖旧衣服的小贩。我当然不可能沿街叫卖,沉默寡言地买一送一。没有一个人打听价钱。后来,三个山城棒棒像盘旋而下的乌鸦走上前来,问我是不是卖衣服。
我说:“毛料中山装只卖五元钱,其他西装衬衣买一送一。”
一个棒棒掏出皱巴巴的人民币,我说:“不卖了!全都送给你们。”
三个棒棒先不相信,回过神来你争我夺地一阵疯抢,却无法抢走我心里涌起的一阵苦涩。
棒棒们将又大又沉的木箱翻个底朝天,我干脆连箱子也送给他们。
我和四叔商量好,他带着骨灰盒从重庆直接去保定。我回趟成都,马上赶去参加奶奶的葬礼。
我为什么要回成都,就是想给水打电话。
我从来没有提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其实我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水。强烈自尊心让我一直没有打电话,但就像吸毒的人总想吸毒,想给水打电话的手心发痒,恨不得将手指斩断以绝后患。
我实在忍耐不住。相隔这么久后才给她打电话。我的电话一打过去,水像准备闪开老鼠夹板的老鼠,机警而聪明。她掩耳盗铃地尽力掩饰一起一伏的心跳,用以静制动的声音问:“找我有什么事?”
我说没有什么事,只是很惦记你。尽管名不正言不顺,既没有面子又没有自尊,但我还是要求和她见一面。
我像正在等候判决的犯人一样屏住呼吸,等候水义正词严地拒绝。水沉默是金,然而电话那头却传来叽叽咕咕切切私语的声音。我说过我有特异功能,已经听见水这个智勇双全的小老鼠,关在她亮晶晶的办公室里打肚皮官司,对立的自我在她肚皮里呲牙裂嘴地吵得一塌糊涂。一个要求平心静气地生活,一个要打破常规和我联络。最后,对我这个旧情人牵肠挂肚的自我取得胜利,决心冒险突围,作奸犯科和前情人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