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4版:周4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3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意的远方,诗意的我
2015-03-21

(上接第一版)

一些学生后来做了管理工作,对他们当年这个政治老师颇为感恩,见面总要喝酒吃饭,而且诚恳地说这次请老师吃饭不开发票,我问为什么?学生答曰请老师吃饭怎么能用公款呢,那多不能表达心意?真情实意溢于言表。一年前,去德格看望亲戚,回甘孜的路上,一个在甘孜县医院作管理工作的学生听说有我同路,立即通过多人打电话,与我联系上并一定要留请我与其他几位老师在甘孜吃顿饭,以叙师生之情,而且在电话接通之后,几乎每隔半小时一个电话,追问到哪里了到哪里了,最后,因为道路管制,大部队不得不赶回炉霍吃晚饭,但那名学生的情意却感动了整个卫校的老师。

有人或许反问,你这就是育人的成就?呵呵,一个教育工作者育人的成败,当然不能以学生请吃作数,但是,吃饭作为人之常情,真还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何况,我说的这些例子里,学生都有了一官半职,所谓科级、副处级干部了,他们还能记住当年教过他们马哲的老师,今天依然身份为非党非团的“群众”,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难道,硬是要作厅级以上干部的学生甚至作国家主席的学生来看望自己才表明育人成功?

育人的关键是要把对象看成是人,育人嘛,如果不把对象看成是人,那你育什么呢?看成是人,一切问题都好解决,人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教师者,就是将人性中那些不好的苗头和趋势巧妙地按捺下去;而将那些珍贵的美好的善良的品性多加扶持与肯定。

写作

写作是回避不了的话题,这也是杨丹叔先生发起这一写作任务的初衷。作家写自己,你是作家你难道不写作么?

写作是写,但在要这里说出来,真还麻烦。不过,在甘孜州的作家里,我算一个另类,这就是特别“杂”。康巴作家群都知道诗人窦零先生读书很杂,什么书都读,而我的写作种类则很杂,什么都敢写,换个词就是你这人啥钱都敢吃!

我其实不是那样的人,早年《父母官小议》留下的心理问题,让我颇有梁山好汉的劲头,路见不平一声吼,所以这时评杂文,时不时地要弄一些,在省城报社的那些时间,也经常写编者按写社评,主持评论栏目。不过,这一行陷得不深,只是偶尔为之,大多数时间都是报刊约稿而写。

诗歌,是我陷得最深的一种文本,七八年前出版过一本《诗歌练习薄》,现正编辑出版第二本诗集《青藏》,但所谓的成就也仅此而忆。这个时代,其实是很有诗意的一个时代,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想像力;但是,这个时代也是一个万花筒的时代,声色犬马什么都有,而且来得快去得快,快得你没有时间凝想出一句漂亮的诗句。

如果以官方标准为尺度,我的新闻写作应该是成就最高的一种文体,其长篇通讯曾获得四川省新闻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包括副刊好作品奖等应有尽有,盖有省记协印章的奖状差不多有一皮箱。除此之外,其中一篇写春运的通讯《春运:为谁辛苦为谁忙》被《文摘周报》转载4000余字;另两篇长篇通讯被《四川文学》以“报告文学”体裁发在头条;长篇通讯《失学三姊妹的故事》让近在成都边缘的龙泉驿区某失学三姊妹得以在政府的帮助下重进学堂;早期一长篇通讯《大渡河畔的枪声》被全国数十家报刊转载……

小说,是我一直很敬畏的一个文学门类,一直想进入但一直不敢迈步,或许,等哪天不再敬畏的时候,也可以在电脑上开始敲上一些小说类型的文字。不过,在网络流行写作的层面上,我涉足的时间却比现在大多数所谓的大神还要早。2007年春,我开始在起点中文网创作《绝对秘技》,这本只有73万字的完本VIP小说,高订6950以上,均订达3000以上;此后,陆陆续续创作了《重生之超级强国》(175万字,VIP完本)、《抗战之红色军神》(144万字,VIP未完本)、《异界仙狂》(38万字,完本)以及十余本字数在20-80万之间的未完本网络小说,题材涉及到玄幻、修仙、都市、历史等诸多领域。

其他还涉及到的门类,有随笔、散文、散文诗、文学评论等,所有文学类作品见诸全国各大报刊,其中以《甘孜日报》和《贡嘎山》为主要发表阵地。

除开上面这些流水账,写作真正重要的就是阅读与思考了。

先说思考。我这儿讲的思考不是坐在桌子边,拿起笔来准备写时,才开始的思考,这时的思考,是写作的过程,叫构思。思考,是平时要做的,所见所闻所识,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成为人生的养分。思考的问题其实也很复杂,没有正确的方法,思考的结论往往是偏颇的;思考是否应该带有目的,似乎也是难以说清楚的。

与思考密切相关的是阅读。一般来说,阅读思考,阅读在前,思考在后。但我以为思考是一个更宽泛的话题,是一种更广大的自由,盖因不需要阅读也可以思考,我们经常遇到所谓猎人的智慧,农夫的智慧就属于这种思考的产物。

真要说阅读,我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很多时候,拿起一本书,随便翻翻,没任何目的。看过一首诗或一篇文,觉得很好,但也不拿出笔来作任何记录。所以别人写文,旁征礴引,有理有据,煞是壮观,而我写文,总在那里自话自说,自怨自艾。

……

作为一个诗人(自我界定)的话,就应该打住了。上面的那些话,本质上没任何意义,因为那些都是很世俗的内容,并没有接触到诗人的灵魂层面。毛泽东曾经告诫我们,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海德格尔也严肃指出,诗之道就是对现实闭上双眼。对于两位伟人的如此教导,我还需要领悟,必须的,毕生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