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只要相聚在一起,他们人人之间都是亲戚。这种亲戚关系是一条剪不断的脐带,永远连接着彝族人的血脉,横穿于社会生活的始终。其主要原因是:同祖同宗观念强,后代相依为一体。 ■ 马玉霖 彝族人常言道:“彝母之生子,无人不是亲。”现实生活中,哪怕走到天涯海角,只要彝族人相聚在一起,他们人人之间都是亲戚。既使是素不相识的人,只要相聚在一起,他们首先相互导问的是:属哪个家族,哪个家支,是同宗家族还是另一家族的亲戚,凡属同宗的家族,他们就根据自己的家谱理清大小辈份关系,凡属另一个家族的,他们也根据自己家族中最近亲的成员与另一个家族开亲的姻缘关系,理清彼此间的辈份关系,崇尚一人亲,便是十人亲。不论年龄有多大,职业有多高,盲目地长辈或晚辈相称呼是彝族人最忌讳的习俗。这种亲戚关系是一条剪不断的脐带,永远连接着彝族人的血脉,横穿于社会生活的始终。其主要原因是:同祖同宗观念强,后代相依为一体。 根据彝文谱系源流记载,阿扭举日是第一个猿猴变的人。人类从猿猴进化而来,不知经历过多么漫长的历史岁月,但古彝文至今清楚记载的谱系是八代,到阿扭举日生世便是九代了,阿扭举日从此变成人类的先祖,彝族人都尊称是共同的祖先。 另据彝文古籍记载:“哎哺”时代是彝族历史最早的阶段。那阶段的人类过着母系社会群居的简单生产和生活方式。贵州彝区的古籍《物始纪略》对母系社会初期记载:“在那远古时,人类有由来,哎哺出现,哎哺产生,满了九代时,所有的人们都群居着,知母不知父,女人顶天地,混混沌沌、昏昏沉沉。”母亲曾在彝人心目中成为赖以生存的基石,至今有“人间母亲大,地中荞麦大,柴中阿井大”的谚语。“哎哺”时代是彝母生而不知父,人们都认成亲戚关系。 石尔俄特是彝人第一个建立父系制家庭的男人。自从石尔俄特娶妻生子之后,他的后裔才有了俄特俄勒传、俄勒邱布传、邱布笃莫传等代代相传的父子连名彝人谱系文化。石尔俄特依然被彝族人尊称为共同的祖先。 支格阿鲁是第一个为人类消灾除恶的英雄。支格阿鲁一生射日月、顶九锅网雷、用铁锒锤砸平山梁,用机智驯服降马等做了对人类有益的许多事,彝人们都骄傲地称:我们是支格阿鲁的后裔。 阿普笃慕(居木惹机)是在远古洪水泛滥唯一坐木制方舟到索洛波阿举山顶的幸存者。洪水泛滥造成人类差点毁灭,后因阿普笃慕与天王么女得古尼洛冲破道道难关结婚生子,才有了今天的人类。阿普笃慕的六个儿子成了彝族人的“六祖”分支,今川、滇、黔、桂、渝等省市区彝族都是其后裔。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昭通地区彝族人的先祖“古候”、“丘尼”两兄弟,大约在2600多年前,从云南向北迁徙到凉山,清康熙40年(1701年)及58年(1729年)之后,部分彝族人从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甘洛、喜德、冕宁等县逐步迁入甘孜州九龙县的湾坝和三垭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