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余应琼 王芳)“要改变草原权属,有关当事人必须依法办理草原变更登记手续。如果不登记,改变行为无效。”近日,甘孜县查龙镇的“法治讲堂”向村民宣讲《草原法》。“我们基层法制政策宣讲团每个月都要到各村为农牧民讲法,用群众听得懂的话来宣讲法律。”宣讲员仁青伍登说,如今,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越来越高。 该县把基层法治创建作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只有扎实有效的推进基层法治创建,把功夫下在基层,才能提升全县的整体法治秩序、法治环境。”该县政法委书记说。 该县着力培养一批懂藏汉“双语”、懂政策理论、懂基层工作、懂法律法规的“四懂”宣讲员,强化乡镇法治宣讲队伍建设。经过筛选确定各乡镇法治宣讲员2至3名,全县已经有乡镇法治宣讲员63名。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协调公、检、法、司、国土、统战等12个单位,由各培训主体以“一月一法”方式,对乡镇法治宣讲员进行专题培训,并将培训测试成绩存入个人法治档案。目前,已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期。 “我在基层宣讲的时候总能碰到农牧民群众提一些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如果不懂法律知识,这些问题就很难回答。”呷拉乡宣讲员刘伟说。该县将乡镇法治宣讲员分期分批送到省、州高校进行专门培训,重点强化法治宣讲员的法律知识、政策理论和宣讲水平。选择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要宣讲内容,将农牧民群众、寺庙僧侣、校园师生作为重点宣讲对象,各乡镇法治宣讲员每月定期用藏语为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进行法治宣讲。目前,各乡镇已开展宣讲活动460场次。 为增强普法实效,该县还编印了藏汉“双语”普法教材,把专业的法律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当地语言,便于群众接受和遵循;选取贴近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法律案例,制作藏汉“双语”宣传光碟2000余盘发放到村社基层、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尼手中,并采取干部陪同观看方式,强化宣传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