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实行“先照后证”登记的市场主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项目经营。二是规范后置管理。投资16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设计并投入使用“甘孜州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该系统含1个市场主体数据中心、1个部门协同平台、1个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公示平台、1个效能监察平台),完善了信息上传、提取、交换,分类使用,现场核查,交叉比对等工作流程和机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共享平台向相关部门及时推送信息,相关部门通过系统平台及时认领办理相关业务,使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有迹可查,办事程序一目了然,政务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得到提升。截止今年4月底,工商部门共推送信息8312条,工商部门直接处理3461条, 各部门认领并办结1103条。同时,以信息公示共享平台为基础,大力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受理、核准、公示、发照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和规范化水平。 规范后续监管,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制定《甘孜州“先照后证”试点工作及后续市场监管方案》、《部门后续监管实施办法》和《后续监管办法指引》,重新梳理和明晰各部门在市场监管方面的职责分工。25个州级行政许可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分别制定出台了市场后续监管办法(形成《甘孜州登记制度改革文件汇编》),为“宽进”后的“严管”提供政策支持和管理依据;加强经常性抽查,开展工商登记、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强化对企业、个体年报工作的指导和规范;实现部门信息互联共享,强化信用约束;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将企业信用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通过规范和强化后续监管,保证了市场监管与监管职责无缝对接,有效防范了监管漏洞和监管缺位。 甘孜州开展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市场主体总量增长迅速,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民众创业热情高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底,全州新登记市场主体8758户,注册资本798476万元,同比增长93%和147%;同时,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一季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新增167户,注册资本250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6.47%和111.69%。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造就业岗位8100多个,同比增长193.84%(其中第三产业、服务类行业增加7323个,占总量的90.30%),带动了大批劳动者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