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说 中国将继续尽全力帮助尼泊尔 “4·25”强震已累计导致尼泊尔8316人遇难、76638人受伤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近日说,中国政府将根据尼泊尔需要,在医疗防疫、灾民临时安置、灾后重建等各方面继续尽全力提供帮助。 联大近日举行“声援尼泊尔抗灾重建”的全体会议,并一致通过声援尼泊尔的决议。刘结一在发言时说,国际社会应在满足灾民紧急需求的同时,支持尼泊尔政府在预防灾害、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优先目标,加强其抗灾能力建设,确保国际援助与尼泊尔自身努力有效协调。 刘结一说,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政府医疗队和中国军方救援队及医疗队在震后第一时间抵达尼泊尔,立即投入人员搜救、医疗救治、疫情防治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在尼境内参与救灾的中国政府、军队和武警部队的搜救、医护、防疫和工程抢险人员超过1000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境外实施的最大规模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他说,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宣布向尼方提供两批总值达6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动用40多架飞机,已将650吨帐篷、发电机、净水设备和毛毯等紧急救援物资全部运抵尼泊尔。5月12日尼泊尔遭受强烈余震后,中国政府再次宣布提供8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和调运有关物资,力争尽快运抵灾区。 他说,中国多个省市,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会、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团体和企业、民众,也纷纷向尼方提供现汇或物资援助,充分体现了中尼友好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刘结一说,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尼泊尔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中俄海上联演 参演舰艇抵达演习海域 中俄“海上联合—2015(Ⅰ)”军事演习参演水面舰艇,于当地时间5月17日6时,到达地中海海上联合集群组建区域,并组成海上联合集群。 中俄“海上联合-2015(Ⅰ)”军事演习,于当地时间5月11日上午,在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市拉开帷幕。11日至12日为联合行动筹划准备阶段,主要在联合指挥部组织图上推演;12日晚至17日为展开兵力组成集群阶段。 故宫博物院: 下月起每日限流8万人次 作为世界上参观流量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17日宣布,将于下月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次,用刚性措施保证故宫安全、观众安全。 “8万的数字已经不少了。以此限额测算,年客流量可达2900万。8万限额的设定还是有相当大的余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认为,故宫公布限流方案,不在于规定每天限制多少客流量,而是一种对公众的宣传,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 据统计,2002年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数量是700万,2013年为1400多万,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观众数量过千万的博物馆。 (本栏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