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周2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5月2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黎族歌舞醉游人
2015-05-23

■ 胡序知

海南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次到海南旅游,在三亚的“天涯民族风情园”里,我们看到了歌舞表演队的演出,将我们带进了欢乐的黎山热风之中。

导游是位黎族小伙子,我们边看歌舞,他边向我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解说,青春的脸上洋溢着得意自豪的表情。

黎族歌谣主要是山歌,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繁多,腔调优美,而且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演唱形式有独唱、说唱、对唱、联唱、合唱和一领众合 等,但最具魅力的当以男女对唱最受欢迎,黎族男女青年通过“三月三”对歌,寻找意中人。它不仅格式多样化,有三言、五言、七言、九言和自由体,而且唱腔也 多样化,流传比较广泛而且又有一定格式的有《咪亲调》、《罗呢调》、《叽呃调》、《千家调》、《滚龙调》以及摇篮催眠的《呵俐调》、斗牛的《呼啦调》、斗歌的《叮咚调》、砍山伐木的《嘿罗调》和闲游时的《鹧鸪调》等等。黎族人民在许多场合必定有歌。例如“三月三”节,办婚事、送新娘的姑娘们和男方村里的小伙子们对歌,把一个婚礼唱得火热,也从中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在“隆调”里,从敲门歌、进门歌、请坐歌、请陪歌、相爱歌、赠礼歌、甚至闩门歌、退礼歌、分离歌都一一给唱足了。可以说,黎族人一生下来,听到的是摇篮曲,少年时期唱牧童谣,青年时期唱情歌,到老了,有人给唱祭歌,黎族人一生都伴随着歌声。

此时,舞台上在打击乐的伴奏下,黎族姑娘跳起了《竹竿舞》,只见台上平行摆开两条方木作垫架,上横若干手腕粗的长竹竿。小伙子持竿相对地双手各执 一条竹竿末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持竿者变换坐、蹲、站几种姿势,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姑娘们在竹竿分合的瞬间空隙 中,敏捷地进退跳跃,潇洒自如地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当姑娘们灵巧地跳出竹竿时,小伙子会高声地呼唱出“嘿!呵嘿!”的声音,台下我们这些观者,受其气氛 感染,也随着这热烈欢快的节奏一块呼喊着。

此外,还有《舂米舞》、《草笠舞》、《清音舞》、《三月三》等都很有特色。这些歌舞再加上别具一格的鼻箫和树叶演奏,为浓郁的民族风情增添了浓浓的韵味。

这里的黎族歌舞,处处有特色,场场有变化,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在这一处观看这一场演出,导游告诉我们,他们民族的盛会是每年的“三月三”节,在那几天,将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歌会活动。

在车上,关于“三月三”节的来历,导游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古时候,一场洪灾遍及人间,许多人丧命,只剩下天妃和观音兄妹二人。洪水退后,兄妹俩决定分头去寻找亲人。临走前二人约定,每年三月三月到五指山下相会。他俩走到了天涯海角,也没有找到人的踪影。许多年过去,他俩逐渐衰老,人类濒临灭种,天妃暗自拿定主意,悄悄地在脸上刺上花纹,使哥哥看不出来,于是,在下一年的三月三日,他们又相遇在五指山下,结为夫妻,生男育女,使黎族又得到繁衍新生。自此,每到新春三月三,男女老少都要带着糯米糕饼和山兰米酒,从四面八方赶到五指山下纪念祖先,以对歌和载舞的传统方式,祈求本民族的繁衍幸福。

我衷心祝愿黎族同胞更加繁荣兴旺,祝愿黎族歌舞这朵奇葩更具诱人魅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