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通报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5月2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
2015-05-25

我国科技工作者按照古法

成功复原宋代大型天文仪

天津科技工作者罗宝琪承担的“大宋水运浑象仪科学复原”项目顺利完成,复原仪器稳定可靠,运转良好。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再现宋代大型天文仪科学原理。这个项目近日通过由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等专家组成的验收鉴定委员会验收。

项目验收会专家认为,这个模型设备以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用实验考古的方式再现宋代水运浑象仪的科学原理,稳定可靠,运转良好。

北宋元佑七年,天文学家苏颂成功研制出水运浑象仪。水运浑象仪在北宋元佑七年投入使用,运行34年后被金兵掠走,下落不明。北宋南迁后,多次想重新制作,均因技术问题而未果。近年海外多次重新制作,也不能正常运行。

文献记载,这台水运浑象仪高12米,底座7米乘7米,由木结构制造,关键机械部分用精铜铸造。全仪共分三层,下层为枢轮报时装置,中层为球形天体仪,上层为浑天仪。全仪都由枢轮带动,24小时运转一周,演示天体周日视运动。《清四库全书新仪像发要》图文并茂地记载了水运浑象仪产生的全过程。

近年来,日本、英国伦敦博物馆和我国台湾、中国科技馆都曾按照不同比例复原出了水运浑象仪,但均不能正常运行。其中,枢轮控制系统成为最大难点。

日研究称地球上空

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他们通过分析20年间的数据,发现在高约10公里的地球上空,二氧化碳浓度正在不断上升,这一现象在工业活动活跃的北半球尤为显著。

分析发现,北半球和南半球在高约10公里上空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都有增加倾向,特别是2001年之后的增长率与之前数年相比高约10%,且增长率与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排放量变化是一致的。

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北半球高空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幅度比南半球高0.8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通过推算工业革命前的高空二氧化碳浓度,研究小组发现南半球的上升幅度曾经比北半球高,但由于北半球的工业活动变得非常活跃,增长幅度发生了逆转。

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松枝秀和指出:“这一结果显示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结构。如能掌握高空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变化,将有助于提高预测全球变暖的精确度和制定应对措施。”

英拟建可捕获

90%碳排放的电站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拨款对拟建的全链式579兆瓦煤气化发电站项目开展工业研究与可行性分析,这个电站由于结合了先进的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可捕获并永久封存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真正的低碳发电。

据英国政府发布的公告介绍,将为这个项目的先期研究提供420万英镑(约合660万美元),主要用于资助相关承包商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论证分析,为期18个月。

按照项目规划,拟建的电站位于苏格兰地区,包括一座煤炭气化发电站、输送二氧化碳的陆地和海底管道、以及永久封存发电站捕获的二氧化碳的海底深盐水层。CCS技术能捕获电站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0%,并通过陆地管道和海底管道输送到北海水下2公里处永久封存。

英国前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爱德华·戴维说,如果CCS技术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则广泛开发这类技术十分关键,CCS技术对实现气候变化目标而言至关重要。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CCS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在不断加速中。中国也在这个领域投入了不少资源进行开发,已有多个相关项目处在不同规划阶段。

(本栏据新华社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