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考察团在考察对接工作时,万分珍惜广东对口支援这一历史机遇,把援助工作作为撬动甘孜当前乃至“十三五”发展的巨大动力,立足州内优势资源,借鉴广东先进的理念、技术、人才、资金,突出‘造血’和‘扶智’,让广东成为老师,成为学校,成为市场,使对口帮扶成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成为承载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载体,成为甘孜州背靠大山、面向大海,从闭塞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平台。在我州提出的产业帮扶、“造血”帮扶建议下,对口支援市不断拓展了援助空间。除了规定动作外,8个市积极谋划自选动作,主动为甘孜州的发展出谋划策。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动提出将派摄制组进入甘孜州拍摄两部宣传片,很多市提出在市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推介甘孜,支持甘孜州特色优势产品进入广东市场;组织广东企业到甘孜考察投资,开发旅游、文化、农产品、中藏药等特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帮助甘孜州培养干部人才。在对接中,海螺沟景区与江门市古楼遗址景区拟结为姊妹景区,联手共同申报5A级景区;东莞市将利用城市管理经验,帮助九龙县创建卫生城市、打造城市名片;甘孜州和惠州市将共同依托温泉资源打造旅游景区;佛山市、江门市将组织专业队伍支持康定和得荣地震灾后重建。 此次对接搭建了交流平台,这是对口支援的一个重要途径。各对口支援市通过提供农产品展销平台,开设藏族手工艺品窗口,筹办藏餐体验馆、中藏药店和文艺展演等方式,积极为甘孜州搭建交流平台。珠海市在星园市场开辟了对口帮扶地区特优农副产品专业销售市场,设立了400多平方米的“圣洁甘孜”特色产品专销区,我州知名民营企业华康进出口(集团)公司正式成为进驻星园扶贫农产品专业销售市场的第一家州内企业;“圣洁甘孜·雪域手造甘孜非遗文化馆”于5月16日在深圳百旺创意工厂正式开馆,搭建了我州文化、旅游产业长期固定的营销展示平台;除此之外,江门市还将在新会区陈皮村和蓬江区贸易口岸为我州开通免费的农特产品展销平台。 通过对接,对口支援市普遍认为:甘孜州虽然目前比较落后,但拥有大量的特色优势资源;广东作为率先开发地区,资源约束和产业转移的压力非常大,广东和甘孜合作,恰好能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甘孜州旅游资源富集,而广东是旅游大省,干部群众收入普遍很高,可以组织和引导干部群众到甘孜州旅游消费,深圳市还提出了组织干部职工到甘孜带薪旅游的设想。 在考察对接期间,益西达瓦还邀请了深能源到我州开发水电和风能资源,邀请了深圳华侨城和我州开展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这次对接虽然时间很短,但整个对接过程使考察团一行深受感动,深刻感受到了广东干部的真诚、务实和担当,让我们充分看到了甘孜发展存在的巨大差距,更加坚定了感恩奋进,借助外力、激发内力,加快甘孜“底部突围”的信心和决心,但同时也感觉到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这是高原与大海的亲密接触,这是深怀民族感情的亲密接触,这是为了甘孜发展的亲密接触;相信在广东省、在对口支援市的帮扶下,在甘孜州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通过全州人民和对口支援市的共同努力,甘孜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