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视觉新闻.国内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视觉新闻.国内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5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
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
2015-05-28

中国最新的军事战略是什么?制定的依据在哪里?它将怎样影响中国军队未来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军事科学院的军事专家们对这部白皮书中的亮点进行了解读。

白皮书说——

亮点一 “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基本点。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坚持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上进攻的统一,坚持防御、自卫、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内涵。”

专家解读——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积极防御”的本质是“防御”,要义在“积极”。长期以来,正是基于坚持这一战略思想的坚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坚决不搞侵略扩张,不称霸,不争霸,我国才赢得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赢得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再强大,也不会放弃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不会背离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本质,不会违背时代潮流走上武力扩张之路。

亮点二 “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

白皮书说——

“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调整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

专家解读——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闫文虎: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由此前的“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调整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虽然只少了4个字,内涵却有质的飞跃。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太空和网络空间成为各方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战争的制胜机理已经改变,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立足点当然也要随之调整。

亮点三 “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

白皮书说——

“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大战打不起来。”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仍然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

“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在非法‘占据’的中方岛礁上加强军事存在。一些域外国家也极力插手南海事务,个别国家对华保持高频度海空抵近侦察,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

专家解读——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于淼:正确判断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是谋划制定军事战略的首要前提。中国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涉及大国因素、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等方方面面。在相互利益高度依存的今天,地区任何一个地方生乱甚至生战,都会对各方的长远利益造成损害。因此,中国对维护和促进地区安全稳定的意愿是强烈的,对可能严重冲击我国发展重要机遇期的风险是高度警惕的。

亮点四 首提“海外利益攸关区”

白皮书说——

“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专家解读——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煜:我国首次在国防白皮书中明确提出“海外利益攸关区”概念,这表明,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已经成为军事战略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这是全球化时代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

亮点五 首次公布海军战略转型

白皮书说——

“海军按照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构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

专家解读——

军事战略部研究员赵德喜:成立60多年以来,从沿岸防卫、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人民海军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今天,新的战略要求是与中国海上利益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也是与中国海上安全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相适应的。需要指出的是,“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的战略转型并未改变中国海军的防御性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海军延伸航行轨迹,是根据国际通行惯例和相关法律文件履行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而“远海护卫”的本质,则是在远海通过合作的方式维护海上安全,从而实现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中国海军参与的护航、搜救行动,都是很好的证明。

亮点六 首次披露“重大安全领域力量发展”

白皮书说——

“海洋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海上军事力量体系。”

“太空是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密切跟踪掌握太空态势,应对太空安全威胁与挑战,保卫太空资产安全。”

“网络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新支柱和国家安全新领域……提高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网络防御、支援国家网络空间斗争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遏控网络空间重大危机。”

“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建设完善核力量体系。”

专家解读——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煜:新形势下,各主要大国在海洋、太空、网络和核领域的战略竞争愈演愈烈,成为全球重要的安全关切。只有拓宽战略视野、树立前瞻思维,积极关注和有效应对这些重大安全领域威胁,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亮点七 “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

白皮书说——

“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

“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

“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

“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

专家解读——

国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于淼:扎实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是贯彻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基本途径。备战、能战、敢战,才能实现不战、止战和战胜的目的,才能始终掌握军事斗争的主动权。其中,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战争中战斗力的基本形态,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

亮点八 中国军队将“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

白皮书说——

“中国军队将加大参与国际维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的力度,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解读——

军事战略部研究员释清仁: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拓展军事合作空间,已经成为中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军对外军事交流正在向全方位发展军事关系、推进务实性军事合作转变。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军队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也是负责任大国的重要体现。 (据新华社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