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县有一位藏族孤寡老人,名叫尼玛,因为新婚妻子在路况不好的公路上出车祸丧生,他暗自发誓要养护好路告慰亡妻。于是,30多年来,他在海拔4000多米的牛溪卡高原上,义务养护一条长达13公里的乡村公路,风雨无阻。 告慰亡妻 尼玛义务养路 从雅江县城出发,车行58公里,距离西俄洛乡政府大约8公里处,我们见到了一位没有穿养路专用工作服的老人正在补路,我们感到奇怪,便把车停靠在路边与他进行了交谈。 老人孤身一人生活,与外界接触较少,几乎不会说汉语,但是,通过随行翻译,我们了解了他的一些基本情况。原来,他就是群众口中所说的编外养路工尼玛。 尼玛今年68岁,是西俄洛乡汪堆村人,承担了13公里长的公路养护工作。尼玛的命运坎坷,早年,父亲和母亲因病先后去世,唯一的姐姐也嫁人了。尼玛在道孚县当了三年兵,回来经人介绍与河口镇的藏族姑娘泽仁拉姆恋爱结婚。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是夫妻二人十分恩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婚后一个多月,他爱人搭乘手扶拖拉机到雅江赶集,由于公路很窄,路面坎坷不平,拖拉机翻下山崖,泽仁拉姆不幸遇难。尼玛悲痛欲绝,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路养护好,减少车祸发生,以告慰妻子的在天之灵。 三十余年养路如一日 “还是毛主席,共产党好。”尼玛竖着大拇指说:“过去,从牛溪卡到西俄洛乡政府不通公路,70年代末政府拨专款修通了这条13公里长的公路,这是我们藏族同胞的生命线。但是,这条路不是国道,而且13公里长的路段没有人家户,因此,这条路的维护成了一个大难题。我知道只有把路养护好才会减少车祸,我自己是一个人,没有什么负担,所以就从1981年开始主动养护这条路。” 尼玛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自己在这段路中间搭一个草棚,做义务养路工,一干就是30多年。 早晨7点起床,烧火、洗脸、煮稀饭;8点左右吃过早餐就上路工作;中午12点回家吃饭休息;下午2点到5点上班;6点回家吃饭休息。30多年来,尼玛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样简单而有规律的过着,风雨无阻。(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