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又叫“小儿麻痹症”,也叫“婴儿瘫”。脊灰是感染脊灰病毒后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经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致脊髓灰质受到损害。孩子发病后开始常有发烧、恶心、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状;3~4天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麻痹,多为下肢;约两个月后,麻痹的肢体出现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最后留下终身残疾。发病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 脊髓灰质炎怎样传播? 脊髓灰质炎以粪—口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感染初期主要通过患者鼻咽排出病毒,随着病程进展病毒随之由粪便排出,粪便带毒时间可长达数月之久,通过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用品可使之播散。 怎么预防脊髓灰质炎? 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 目前脊灰疫苗有两种: 一种是减毒活疫苗(OPV):为口服制剂,使用方便,95%以上受种者可产生长期免疫,但由于是活病毒,故不可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正确的服用时间是在孩子满2个月、3个月和4个月时各服一次,在孩子4岁时再加服一次,一共四次。脊灰减毒活疫苗受热就失效,所以只能用凉开水送服;在服用后半小时内不能喂奶,喝温水、热水;要看服下肚,吐后需再服。 另一种是灭活疫苗:为注射制剂,与脊灰减毒活疫苗一样,接种后,可产生理想的免疫反应。可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接种接种时间为:2、3、4月龄各接种1剂次,各针次间隔28天,在18月龄加强接种1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