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6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苗——人类在医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发明
2015-06-26

疫苗是人类在医学领域里最伟大的发明,每一种新疫苗的诞生都是人类战胜一种传染病的伟大胜利!至今没有任何一种医疗措施能像疫苗一样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如此重要、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药品能像疫苗一样以极其低廉的代价把某一种疾病从地球上消灭。

人类发明的第一个疫苗

民间有句俗语:“孩子出过疹和痘,才算解了阎王扣。”这里的痘指天花,疹就是指麻疹。这句俗语,已经随着疫苗的使用逐渐被人遗忘,由此可见疫苗是人类对抗疾病的利器。

在人类疫苗发展史上,由牛痘预防天花而引发的医学革命,为人类使用各种疫苗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谱写出光辉的历史篇章。现在和19世纪末相比,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数十年。这主要是因为造成人类大量死亡的传染病得到了控制。到20世纪末,科学家们已研制和开发出30多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人类利用疫苗消灭了天花、制伏了霍乱,控制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疾病。

疫苗为人类筑起了一道预防疾病的绿色屏障,疫苗让千千万万人免受传染病的侵扰,疫苗成为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些“陪伴”我们的疫苗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规定,小儿出生后至一岁内应有计划地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以预防和控制对儿童健康和生命有严重威胁的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这些被称为“强制注射疫苗”,由于是纳入国家计划免疫中,因而又称为计划免疫内疫苗。

人生第一针:卡介苗

出生后24小时内被扎的第一针就是卡介苗。

婴幼儿的抵抗力弱,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可以提高婴幼儿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从而大大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减少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

乙肝疫苗

出生后24小时之内,婴儿还要接种乙肝疫苗。正常新生儿、早产儿体重大于2000克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1月、6月龄分别接种第二、三针。

最甜蜜的药:脊髓灰质炎糖丸

“糖丸”学名叫脊髓灰质炎糖丸,一种口服疫苗制剂,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第2、3、4月龄各口服一粒,连服3次,每次至少间隔4周,即完成全程的基础免疫,4岁时再服一次以强化对该疾病的抵抗力。其作用是预防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

三合一疫苗:百白破

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疫苗。新生儿出生后3足月就应开始接种百白破疫苗第一针,连续接种3针,每针间隔时间最短不得少于28天;在1岁半至2周岁时再用百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针;7周岁时用精制白喉疫苗或精制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1针。

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在宝宝出生后8月龄时初免接种第一针,1岁半、7岁分别加强一针。其作用是预防麻疹。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已经研究出越来越多种类的疫苗,为预防控制疾病做出了很大贡献。如: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霍乱疫苗等等。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国家强制注射疫苗”的制度有些“言过其实”,必要性不大;但实际上,这种国家强制免疫的措施已经默默地挽救了数以万计儿童的生命:在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行扩大免疫规划时,世界上只有5%的儿童享受免疫接种来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和结核病等6种疾病。而1990年以来,全世界每年新出生的1.3亿儿童中几乎80%在1周岁之内获得免疫接种,每年因此而减少了300万儿童的死亡。

在中国,从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传染病出现以及致死的情况都大幅度下降。

疫苗有时也“撒野”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通俗的说,疫苗就是使用已经去除伤害力病原菌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我们今后能够自动分泌阻止这种病原菌伤害的保护物质。

“是药三分毒”,疫苗也不例外。

跟其他任何一种药物一样,疫苗当然存在风险,可能导致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经过数以万计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疫苗的风险与其所带来的巨大健康收益相比,几乎算是“微乎其微”。“任何用于人体的药品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不单单是疫苗。”一位从事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研究近20年却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实际上,轻微的疫苗不良反应是普遍存在的。

“疫苗通过引起接种部位局部‘炎症反应’而达到诱导保护性的免疫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炎症反应’越明显的疫苗其保护效果可能越好。”这位专家认为,不良反应的强弱与疫苗抗原本身特性、生产工艺中对杂质的控制清除情况以及接种者体质的差异都有关系。“真正应该关注的是疫苗引起的、导致严重后果的异常反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