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7月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亮藏家村寨 快乐幸福相伴
我州国网供区内无电村实现通电全覆盖
2015-07-03

本报讯(记者 田杰)6月30日,对丹巴县丹东乡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和特殊的日子。二道桥村民扎西彭措按下开关,家里的电灯亮了:“通电了,不用再靠树枝和牛粪取暖,不用再靠酥油灯照明了。”这一天,我州最后4.58万户无电人口提前告别了无电时代。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我州,是名符其实的水电资源富集地,流经境内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其众多支流,使得我州拥有4200万千瓦的理论蕴藏量和3600万千瓦的技术可开发量。然而,电网建设的严重滞后,致使全州25万农牧民群众用电哀叹声声、盼电心急如焚。

“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个目标。在20多万无电人口当中,90%以上集中在四川,而我州却占了全省80%以上的份额。为彻底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难题,自2013年以来,伴随着国家和省电网公司186.79亿元的投入以及省内11家兄弟市供电公司的倾力援建,“电力天路”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得我州电网建设实现了大提速。

我州无电地区平均海拔大多在4000米左右,环境气候恶劣,极端温差近60℃,65%为高山峻岭,部分区域道路状况极差,工程物资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肩挑手抬”,一根普通的电线杆经过多次人工转运后,成本达到采购价格的四五倍。尽管如此,但10家电力建管单位和3万余名电力建设者凭着坚毅的意志,挑战生命极限,顽强攻坚克难,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目前,我州已新增变电容量1306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7044公里、新建配网线路7000.13公里、新增配变1336台,全州18个县相继接入了国家电网主网,彻底告别了“孤网运行”历史,基本实现了无电村通电全覆盖。

从限电、无电、盼电到放心、开心、称心用电,农牧民群众的喜悦挂在脸上,更乐在心头。今年85岁的仁增降初老人感慨地说:“当地原来有太阳能和小水电,但夏天只能供一小时左右的照明,还不能使用耗电量高的电器。到了冬天,太阳能不管用,河里没有水发不了电,就没有一点电可用了,除了酥油灯和蜡烛昏暗的光亮外,整个村子一片黑暗。如今,电通藏家村寨,这可以说是对藏区的第二次解放!”

七一前夕,随着白玉、丹巴等地最后一批“无电村”的通电,标志着我州国网公司供区内最后的4.58万户、18.86万无电人口提前实现了“电亮藏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