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视觉新闻.国内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7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脚下沾泥土 心中有真情
2015-07-14

(上接第一版)

“虽然,每个村落规模不大,但总数却不少。”调研的结果让何康林看到现实的严峻,如果要改善这些村落的基础设施条件,尽管一座桥的投资只有几十万元,一条农村公路也就几百万元,但全县加起来,就是一笔巨资。

“哪怕一年解决十个村,只要我们持续努力,就有全面解决的那一天。”何康林说,啃硬骨头必须有股韧劲,穷地方办事更必须一个眼子一个钉。

2011年底,乡城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县本级财力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将新增财力的50%用于农村建设,实施以小路、小桥、小水、小能源为主的“四小工程”建设。

财政的投入撬动了民间热情。只要听说哪里修路架桥需要搬石材,大家袖子一挽就自发来了。如今,乡城县89个村实现道路村村通,3726户农户水、电、通讯、太阳能实现全覆盖。

到甘孜县履职后,何康林常常深入基层调研,广泛收集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推进“民生大改善”专项攻坚。甘孜县成立民生工作专班,落实民生项目276个,投入资金6.5亿元,有效解决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医疗、交通、饮水、用电等民生问题。

民生细节彰情怀

“地里的庄稼长势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今年6月20日端午节这天,何康林又一次到甘孜县来马乡来马村结对“亲戚”家走访看望,了解情况。

亲戚扎西身体不怎么好,每到换季就喘得厉害。何康林告诉他,“找个时间去康定看病,我帮你联系州医院的医生。”

亲戚伍金泽玛家庭贫困,女儿根绒青则在县民族中学读高一。“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才有希望。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学费由我来资助。”何康林叮嘱根绒青则要加倍努力学习,假期里既要复习功课还要帮助妈妈做点家务。

生龙降措是来马村的村长,正筹划建个砖厂专合组织,带领村民们集体致富。

“乡村干部就是要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带领大家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生龙降措的想法得到了何康林的肯定和支持,“要搞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做好调研,不能让村民的钱打水漂,挫伤村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

……

“只有心中牵挂着群众,才能做到心往下想、眼往下看、脚往下走,才能在村落院户、田间地头嗅到泥土的清香,也才能受到‘家家请你喝酥油茶’这样质朴而又真诚的欢迎!”何康林说。

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和干部有多亲。何康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实开展甘孜州群众工作全覆盖“结对认亲、同心同向、宣传教育、爱心帮扶、共建共创、幸福工程”六大活动。他带领全县干部职工走进群众,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寺庙,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时刻放在心上,倾情、倾智、倾力为老百姓服务,好形象、好作风也深深地烙在群众的心底。

“为”与“不为”见风范

公道自在人心。

在群众心中,何康林是个好人,更是个清官。因工作需要,何康林从乡城调任甘孜,全县干部群众自发沿途挥泪送别,依依不舍。

在干部眼里,何康林是一个好干部。讲政治守规矩,按法律法规办事,平易近人,不独断专行。

“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何康林时刻把加强基层堡垒建设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加强与基层联系,筑牢党和群众联系的前沿阵地。

做好领路人,带出好干部。在工作上,何康林身先士卒,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特别是在涉及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益问题上,坚持奉公守法,严于律己。何康林从不插手工程项目,也从不因人情世故打招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班子的廉政建设,班子成员无人违纪违规违法。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乡城县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指数名列四川省前四名、全州第一名。

任职甘孜后,何康林把廉政要求和制度建设作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亲自主持修订完善《县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21项,新建制度11项。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这是何康林为甘孜县领导干部讲党课时的题目。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仅2014年甘孜县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24件24人,全县呈现出清廉、公正、高效的新风气。

面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殊荣,何康林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县之官责任重大,我只有拼尽全力,才不愧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