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高手在民间,能人靠发掘;活力需激发,关爱在行动。为大力实施“头雁培育”工程,激发基层干部活力源,该县立足选好治村能人、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履职尽责、激发干部活力,着力创新机制、强化培训、加强管理和激励关爱,坚持“五个面对五个敢于”和村干部“六个标准”,突出政治素质好、带领能力和服务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发现培育村组干部“新苗子”,强化“城乡统筹”理念,深化共建共创活动,狠抓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逐步实现村干部来源更广、结构更优、能力更强;按照“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切实将村支书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采取分类设立“思想政治教学班、项目技术培训班、域外考察拓展班”以及举办“支书大讲堂”等方式,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开展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着力提升村支书解问题、谋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坚持村干部轮流坐班、工作例会、外出请销假以及工作报告制度,健全村“两委”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完善村干部岗位目标考核管理,全面推行村干部“双诺双述双评”,力求做到奖惩分明、导向鲜明;切实建立基层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及时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机制,坚持为在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力求建立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着力推行基层干部分组谈心谈话制度,着力建好“村干部之家”,大力开展“最佳村干部”、“最佳村班子”评选活动,认真落实“三老”干部和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真正做到让“三老”干部扬眉吐气、离任村干心花怒放、在任村干干劲十足。 如果说,一个村级组织是一个战斗堡垒;那么,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村看村户看户,农牧民群众看党员干部。为大力实施“乡城先锋”工程,提高党员队伍战斗力,该县围绕纯洁党员队伍、加强党员教育、争当先锋党员,着力优化结构、锤炼党性,切实倡导廉而有为、主动作为。按照“控制数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严格农牧民党员“5+1”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着力推行群众评党员、党员评党员、支部评党员的“三评”机制,切实纯洁党员队伍。以“受欢迎、见实效”为目标,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在时间和内容上做到“两规范”;着力推行“2+4”教育模式,围绕农闲和农忙两个时节,采取集中、分散、自主、灵活的方式,注重平时教育、集中培训和普遍轮训;针对夏秋季节党员流动性较大的实际,采取“流动党课”“送学上门”等方式,开展党课教育、实践培训和便民服务;深入开展“与党同心、与民贴心”以及“感恩思源、共创和谐家园”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党员争当反分裂先锋、争当维护稳定模范、争当推动发展表率;以“香巴拉藏寨党旗红”为统领,强化“网格化管理”,深化党员“亮岗、亮牌、亮身份”活动,设立农牧民党员责任区,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创建行动以及“双报到”、“党员义工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党员服务队、突击队,带动农牧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先锋承诺卡”,全面推行“向群众承诺、向组织承诺”双诺 制度,狠抓承诺事项落实,并通过定期评选“党员先锋”和设置“红旗榜”,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队伍战斗力。 为大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凝聚党心、争取民心,该县着眼群众工作全覆盖,切实构建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群众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多位一体的“1+N”服务组织体系,着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领导包乡、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以及党员干部联户、联寺、联僧活动,确保不漏一家农户、不漏一座寺庙、不漏一个僧尼;狠抓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中心、一站、一点”县乡村三级服务群众网络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规范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推行包村干部定期驻村工作制度,并在挖虫草、采松茸等特殊时期,切实开展“虫草山上党旗红、乡城先锋在行动”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活动,有效解决了“群众工作不落实、落实不到位、到位没效果”等突出问题,做到了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实现了基层干部联系群众有效覆盖和全面覆盖,筑牢了党在藏区的执政根基和群众基础。着眼服务于民全方位,着力深化结对认亲和共建共创活动,大力开展以“联支部帮创建、联农村帮发展、联党员帮提高、联农户帮致富、联寺庙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五联五帮”活动,做到了县乡机关干部走访“亲戚”与中心工作、群众需求和现实需要“三结合”;唱响了“党在我心中、我在群众中”的主旋律,大力开展“千名干部进千家”以及政策、法律、医疗、文化、农牧科技“五进村、五到户”活动,真正让群众知晓“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心跟谁走”,进一步坚定全县干部群众紧跟党、更爱国的信心和决心。 采访中,县委书记郑天强告诉记者:“乡城着眼四大工程争创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综合示范县,其目的就是要依托党建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并力争今年打造12个党建工作示范点,明年和后年创建‘五好’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达到80%以上、机关党支部创建‘先锋基层党组织’达到85%以上,努力实现创建全省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综合示范县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