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康巴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特别报道

第Z02版
康藏人文

第Z03版
康巴文化

第Z04版
特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8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16日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获奖,每位获奖者奖金高达50万元。本届茅盾文学奖参评数量惊人,总共有252篇长篇小说参与竞争,不乏贾平凹,王安忆,严歌苓等名家。茅盾文学奖1982年开评,每4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走过30多年历程。
聚焦第九届矛盾文学奖
2015-08-22
▲格非 茅盾 为啥最后一轮才公布评委实名投票结果?评选过程是否像高考阅卷一样严格?
▲王蒙
▲李佩甫
▼金宇澄
▲苏童

本届茅盾文学奖的参评作品多达252部,从中评选出5部作品,竞争激烈程度堪称历史之最。其推荐筛选机制能否保证评奖公平公正?

标记高度·确保公正·体现共识

☆5部获奖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艺术水准,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

☆5部获奖作品,或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精神层面进行审视,或用鲜活笔法反映多民族生活,或书写上海新旧生活韵味醇厚,或写出社会转型痛感,或构思精巧具有深刻寓言意味。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30多年来,从《芙蓉镇》《钟鼓楼》《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尘埃落定》等耳熟能详的获奖作品,到上一届张炜、莫言、刘震云等作家获奖,茅盾文学奖评选出了一系列足以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品,体现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高度,体现了导向性和权威性。

就评委的构成,李敬泽介绍,本届评奖继承了上一届改革成果实行了大评委制,由62人组成的评委会,充分考虑了文学界各方面的代表性,一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协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各推荐一人,以个人身份参加评奖,由中国作协书记处审核聘请;另外30人由中国作协书记处直接聘请。他说:“具体到评委个人,应该是关注和了解过去四年长篇小说创作状况的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特别是要对这四年中的长篇小说已经有相当的阅读积累。”

专家表示,“大评委制”有利于更广泛地体现文学界共识,确保评奖的公平、公正。据了解,从7月底至8月16日,评委会一共进行了6轮投票。最后5部获奖作品诞生,是评奖委员会在充分民主过程中形成的共识。

近年来,一些文学评奖往往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对此,李敬泽说:“对本届评奖而言,这是沉重的压力,也是严肃的鞭策。”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本届茅盾文学奖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组成专门的纪律监察组全程监督,随时受理评奖工作中的投诉和反映。

“评奖的风气不仅取决于制度和监督,最终也取决于每个参与评奖工作的人的自警、自律。”李敬泽说,本届评委会从一开始就达成共识--面对文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切和期待,必须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必须严于律己、严于用权,公平对待每一部作品,确保评奖过程公正严明。

茅奖评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表示,这5部获奖作品,或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精神层面进行审视,或用鲜活笔法反映多民族生活,或书写上海新旧生活韵味醇厚,或写出社会转型痛感,或构思精巧具有深刻寓言意味。“茅盾文学奖是对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全面检阅,评奖结果代表了这一阶段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陈晓明认为,获奖作品虽然优秀,但中国文学对时代、对现实、对人类生活的表现深度和广度还显不足,中国作家需更有责任和勇气,更有胸怀和智慧去创建中国文学的新高度。(据新华网)

81岁王蒙:

获茅奖“不好意思”

81岁的王蒙,是本届茅奖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在茅奖历史上,如果不考虑荣誉奖获得者,也是年龄最长的一位。对于本届获得茅奖,他一方面觉得“很不好意思,早就应该有更好更新的作品奉献给读者”,另一方面又很高兴,引用俄罗斯谚语,“好事不要嫌它晚”。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位重要作家,王蒙一直保持着非常旺盛的创作能力,近年来还时有新作问世。此次获奖的《这边风景》,是他在被下放到新疆时完成的一部“旧作”,由于后来的政治环境一直没能发表。被家人发现后,时隔30多年重见天日。小说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

接受腾讯文化采访时王蒙说,“我的这个作品呢,是1974年开始写的,写完是1978年,离现在已经37年了。经过三十多年的‘冷冻’之后,拿出来还能被接受,得到好的评价,我觉得我这算是属于长篇小说里的‘陈年老酒’,起码经得住三四十年的考验,让人特别高兴。时间对文学是公正的。”(据腾讯文化)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是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评委何弘揭秘茅奖评选内幕

☆第一轮就公开结果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作者很早就知道了评委名单,而且知道谁投了自己的票,谁没有投,这对下一轮投票很可能造成干扰。

☆评委可以用手机,但从5月起直至评奖结束,在微博、微信中不能发表对参评作品的任何评论。

内幕一

为啥最后一轮才公布评委实名投票结果?

上届茅奖初评入围作品是180部,本届多达252部,这也使得本届茅奖被描述为“竞争最惨烈的一次”。对此,连续担任八、九两届茅奖评委的河南省文学院院长何弘表示,今年参评量确实是历年最多,不过历届评奖进入最终环节后,都会很“惨烈”。

“茅奖4年评一次,只评5部作品,而中国每年小说的出版量是四五千部,四年就有两万部,从里面挑出五本书来,自然是很难的。”何弘说,这也意味着评委的阅读量非常大,今年5月起,每个评委都领到了评委会发出的参评作品名单,按规定,7月28日所有评委赴京开始集中评审之前,这些作品都要读完。

何弘介绍,评委是一届一聘,由各省级作协推荐一部分人,中国作协再另外请一部分人组成,其中超过半数是文艺评论家,所以一般有影响力的小说,评委们之前都已经读过了,没有读过的可以及时买来阅读,评委会报销。

具体到评选过程,从第八届评选开始实行了与以往不同的机制。比如第七届是由初评委选出20部作品,交由终评委评出获奖作品,初评委和终评委不是一拨人,并且终评委有权另外提名作品进入终评环节,由于初评委与终评委在年龄层次、艺术审美等方面存在差异,评选又是匿名投票,这种“两院制”产生了一些问题。从第八届开始,茅奖实行了大评委制,同一拨评委评到底,提前公布评委名单,评委实名投票并公布投票情况,评委会也从20多人增加到62人。

不过,第九届评选与第八届相比又有了微调,第八届从第一轮投票就开始公布实名投票结果,第九届直至最后一轮才公布了实名结果。对此各界褒贬不一,有声音认为应该即时公开结果,甚至质疑比上一届退步了。对此,何弘表示,第一轮就公开结果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作者很早就知道了评委名单,而且知道谁投了自己的票,谁没有投,这对下一轮投票很可能造成干扰。“以前可能很早就有作者开始打听谁是评委,这一届比较平静。”

内幕二

评选过程是否像高考阅卷一样严格?

茅奖评选过程是否像高考阅卷一样严格呢?何弘表示,对评委的约束并没有那么严格,手机还是可以使用的,不过从5月起直至评奖结束,在微博、微信中是不能发表对参评作品的任何评论的。

7月28日至8月16日在京评审期间,评委们住在京郊一个学校内,依次完成了252进80,80进40,40进20,20进10,10进5的评选。“每轮评选前会至少进行一次充分的作品讨论会,40进20前,评选出的书一般会比计划的多一两本,票数并列的都保留了,进入20强后,最后一名并列的话要进行附加投票,只择其一。”

在进入初评的252部作品中,有10多部河南籍作家的作品,包括乔叶的《认罪书》、邵丽的《我的生存质量》、墨白的《手的十种语言》、王晋康的科幻小说《逃出母宇宙》等。何弘透露,除去获奖的《生命册》,走得最远的是《认罪书》,“40进20的时候并列第20,附加投票中遗憾出局”。

在作协公布的最后一轮投票结果中,三位河南籍评委何弘、何向阳、周大新的投票情况与最终获奖名单完全一致。对此何弘表示,从10部作品里挑5部,评委们选择的重合度是非常高的,“经过一轮轮反复讨论,哪些作品更出色一些,大家的认识也在不断趋同。不过,确实很多作品是不分伯仲的,都很优秀。”(据《大河报》)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丹徒县人,中国作协会会员、清华大学教授,迄今著有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及《江南三部曲》等。

《江南三部曲》:“江南三部曲”由《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演变轨迹。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这边风景》:“这是一部汉族作家也包括其他民族作家写维吾尔人的最详细、最准确、最深刻、篇幅最长的作品。”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

李佩甫:1953年出生于河南许昌,曾先后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飞天奖”、“华表奖”。现任河南省作协主席。

《生命册》:“平原三部曲”的收官和巅峰之作,追溯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心灵史诗”。在书里,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作者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

苏童:生于1963年,江苏苏州人,当过教师、编辑,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主要代表作为中篇小说《妻妾成群》《红粉》《罂粟之家》《三盏灯》,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碧奴》《河岸》《黄雀记》。

《黄雀记》:讲述了一宗绵亘了两个时代的错综复杂的案子,带给三个懵懂少年的无常命运与纠葛人生,而背后又是时代变迁、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金宇澄:生于上海,祖籍吴江黎里,著有中短篇集《迷夜》、随笔集《洗牌年代》、长篇小说《繁花》。现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

《繁花》:被赞誉为史上最好上海小说之一。《繁花》,建立了一座与南方有关与城市有关的人情世态的博物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