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林 本报记者 秦松 68岁的藏族农民多吉卡珠已2年多时间没去地里劳动了,现在的他不是到田边地角去看庄稼,就是在家带孙子。“过去村里的老人都没能享到这个福啊。”坐在巴楚河畔那座崭新藏房的院坝里,多吉卡珠的笑容如同高原初秋的阳光一样灿烂,他说,以前的老人们都是一生劳作,没享到什么福,“我们真有好福气哦,这多亏了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 多吉卡珠两年前还是巴塘县甲英乡绒塔顶村的贫困村民,那个时候,他们一家7口人住在海拔3500米的上甲因村,那里距离乡政府有165公里之远,到县城还要翻4座高山,“从每年10月到第二年的5月都是雪封山的日子”,“一年的生活物资全靠人背马驮,更不要说用电话了,一年中的多数时间大家都窝在村上。”(紧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