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出行难等“六难”问题,着力培育发展特色农牧业、旅游产业、生态保护建设、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一系列富民惠民产业,着力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和乡村新风正气塑造,切实把打好扶贫攻坚战与保持全州社会政治稳定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攻坚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五个一批”精准扶贫与区域连片开发结合起来、把政策帮扶和对口援助与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攻坚与群众工作全覆盖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演好“连续剧”,攻坚“硬骨头”,真正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扶贫攻坚是一种责任,更是检验作风担当的一把标尺。消除贫困任务异常艰巨,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当作最重要的工作,“格外关注贫困乡村,格外关心贫困群众”,主动深入基层,积极听取民意,广泛汇聚民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缺啥补啥”的原则,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采取贫困村和贫困户“点菜”、帮扶单位“下厨”的方式,“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扶贫脱贫计划,找准“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力求形成动态可比、可查、可考核的图表化的精准规划图,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全州人民共同参与,扶贫济困离不开社会各界鼎力支持。要本着“用好外力、激发内力”的精神,创新帮扶体制,搭建合作平台,完善政策支撑,着力培育多元扶贫主体,不断增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和发展后劲,努力克服“等靠要”以及安于贫困、不思进取的消极心态,尽快点燃贫困群众求富、求荣、求美、求变的致富激情。 扶贫事业人人可为,也人人能为。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并肩,拼搏奋进,以帮助贫困乡村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崭新业绩,共同迎接我州同步全面小康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