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周3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为我及何为生活的启示
——读刘小枫系列著作随笔
2015-12-12

■王朝书

归根结底,我是什么

从动物性中解脱出来的我,已经有了“我”的意识,故而,不可避免地要认识世界。世界于我的意义,决定了“我”最终的属性。

我与世界是何关系,刘小枫的《诗化哲学》给出了启示。《诗化哲学》是刘小枫青年时代风靡一时的又一著作。该书也一再再版。我阅读的是黑色封面的2011年重订本。

《诗化哲学》的主题是介绍德意志浪漫哲学。透过浪漫哲学可看到,这个世界原本没有意义。既然这个世界没有意义,就要创造出意义。人之为人,并不只是在于他能征服自然,而在于他能在自己的个人或社会生活中,构造出一个符号化的天地,正是这个符号化的世界提供了人所要寻找的意义。浪漫派甚至认为,它也提供了具有宇宙价值的意义。动物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以自己的方式与自然作对,以自己的方式战胜自然。但动物永远不能创造出一个意义。创造意义意味着超逾自身的条件,把自身作为象征意指那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

赋予世界意义,即把世界诗化。据说,人身上把世界诗化的动机——是我们有限生命的最大渴求,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着将那种使自己茫然无措和无能为力的情感沉浸到一种真实可靠的自我超越之源中去。

不得不再次谈到死亡。刘小枫在《普罗米修斯之罪》中讲到,普罗米修斯之罪在于给凡人注入了“盲目的希望”,让凡人不再预先知道自己会死,从而在精神上生活得轻松自如。因此,回避死亡,是一件大罪。因为死亡,个体生命变得有限。然而,茫茫宇宙(世界)是如此无限。面对无限世界,人感到的是茫然无措和无能为力。有限生命如何在无限世界安身立命?浪漫思潮的先导、17世纪的帕斯卡尔说,人不能从理智方面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得靠情感、靠热爱。帕斯卡尔反复问:在无限之中,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帕斯卡尔认为,在无限的虚无中,只有信靠上帝的爱,才能为有限生命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据。

后来的浪漫哲学一再企求有限与无限的同一。早期浪漫派首先提出了人生向诗转化的学说,希望在诗的国度里消除束缚、庸俗和一切对立,达到绝对自由,从而在由诗的想像、激情、爱、幻想给有限的生命带来的出神状态中,把握住超时间的永恒。诗,在他们那里,是理想的天国,它具有超验性的自由,能使充满重重矛盾和对立的现实生活化为一种梦幻式的永远使自由得到保证的生活。

对浪漫派诗人来说,追求诗,就是追求自由,诗的国度本身就是自由的国度。浪漫派诗哲这里所说的诗明显不是指单纯的诗的艺术作品,而是指作为理想的生活的世界。他们的出发点是:人面临着一个与他自身分离异在的世界(包括文化和自然),用形而上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人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不属于他的、与他对立的客观世界。所以,全部问题就在于如何使这个异在的、客观化的世界成为属人的世界,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展现的世界,这也就是如何使世界诗意化的问题。

对此,浪漫派诗人们做出回答:我们不能站在这个世界中来看这个世界,而应站在另一个更高的世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所谓浪漫化也就是指的这种超验原则,指以诗意的感觉来把握世界,而不是以功利主义的、世俗的感觉来把握世界。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更高的、理想的、超验的世界来重新设定现实的世界,就是诗意化的本质。

诗载人渡达超时间的彼岸的绝对。因为诗,世界呈现为二元世界——现实生活世界与诗意化的世界。人也呈现为二元人——现实的人与诗意化的人。刘小枫说,现实生活世界的中心是人,是生活着的人,诗意化的世界,实质上应是诗意化的人;人的诗意化,世界才能最终审美化。诗意化的世界,是以“我”的精神为核心的。

在诗意化的世界里,我就是上帝。因为,人就是上帝的思想,上帝的意识。人的存在的戏剧就是上帝自我解放的戏剧。人的使命、人的感性存在的天命,就是要认识到以自己的感性血肉之躯来拯救神性。既然人的使命被规定为神性,那么,人也就可以超越有限性了。刘小枫说,诗是对整个内心世界的表现,因为诗的语言就是那种内在力量的外在表露。语言是人解放自身的原初力量。诗的语言既然是自我的表达,也就是自我对自我的启示。通过诗的语言,诗创造出了一个与经验的事态世界截然不同的意义世界。

浪漫派诗人们认为,人的存在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既有“我”,又有“原我”。人能够倾听无限的宇宙的音乐,领会神性诗的美,这是因为人也是宇宙诗人的一部分。因此,在人身上有两种基本的冲动,一个指向有限的对象,即个性化原则,一个指向无限的流动性,即酒神原则。从这两种对立的冲动中又形成了第三种冲动,渴求把两者统一起来的冲动,它朝着心理上的整合,朝着主、客体统一的方向发展。所有生物中,唯有人能渴求进入神性的自由的越过,经验限定性的东西不能满足人渴望无限的这一最为深层的需要。

故而,老师说,人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但归根结底,是形而上的。

只有成为形而上的人,即进入神性的自由的越过,我的灵魂才是自由的,我才是彻底自由的人。如此,我才完全地拥有了我。

今天,人们迷失于自己的根本属性,也就对生活迷失。在《诗化哲学》里,刘小枫发出呼唤,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何为一个人,何为真挚的爱,何为人生的命运,何为灵魂的归宿,只知道实在是什么,技术是什么,交易是什么,买卖是什么,竞争是什么,人能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分化成了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这样一来,人的生存就被置于荒野,人的心灵、内在就沉入冥暗。有谁在这世界上的某处无端端地哭、无端端地笑、无端端地走、无端端地死。这是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时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