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1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谷中的快乐“蛋爸爸”
2016-01-20

■ 本报记者 杨珂

在丹巴县半扇门乡关州村的一个山谷中,每天早上6点准时,一位快乐的“蛋爸爸”就会在母鸡的“咯咯”声中起床,为心爱的鸡妈妈们准备一天的食物,这位快乐的“蛋爸爸”叫杨廷刚。

白色的土鸡妈妈特别的“温柔”,每次看见他就会发出“咯咯咯”的迎接声。不过藏鸡妈妈们就有点让他头痛了,“女汉子”的性格常常是在他面前打架、上树……不是一般的难搞定。

和鸡妈妈们打了12年交道,四年前,还是手工喂养,每天拌饲料都会花去一大早的时间,他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和鸡妈妈们在一起的快乐。2012年,国家给予了他项目资金扶持,他的养鸡场不再需要人工饲养,实现了自动喂水、投食,看着鸡妈妈茁壮成长,杨廷刚心里乐开了花。

这里有一个,那边还有一窝……杨廷刚每天都会在养殖场的山坡上、石头堆里捡鸡蛋,生怕落掉了一个,因为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现在鸡场有3000多只鸡,每天他可以检出2000多枚蛋。大部分土鸡妈妈都比较听话,会安安静静的在鸡窝里面下蛋,少许会下到石头缝里。藏鸡妈妈就不太好伺候了,只有个别的会到鸡窝中下蛋,其他的是走到哪里下到哪里,有时还边走边下,把蛋全部踢坏踩碎了,杨廷刚每天必须眼勤手快的捡鸡蛋。

“藏鸡蛋、土鸡蛋、藏鸡蛋、土鸡蛋……”每天这个时候的杨廷刚是最辛苦的,但他此时的成就感可是满满的。将鸡蛋收集好,下一步便是分装。将捡回来的藏鸡蛋和土鸡蛋分类装好,打包,再送到销售部发往康定、成都等地的销售点。把一个个鸡蛋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杨廷刚说:“我搞这个项目,国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现在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把养鸡场的规模做得更大,带动地方经济,带动周边的老百姓一同发家致富。”

杨廷刚的鸡场每年还会给当地老百姓提供5万只左右的鸡苗,今年还将再建一个新厂做成鸡出售,还将扩建鸡场,到时鸡场将会有近5万只的鸡妈妈一起生活,会有更多的优质藏鸡蛋和土鸡蛋进入我州和省外市场,杨廷刚这个“蛋爸爸”将会更加忙碌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