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
第二节 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生态林果业、乡村旅游业等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发展民居接待、餐饮、娱乐、康养等服务业,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培育,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创建农牧民非农牧就业服务平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与组织农牧民参与本地矿山、水电、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鼓励农牧民通过生产资料出租获取收益,稳妥推进农牧民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模式、集体资产股权等农村产权入市交易,鼓励和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牧民财产性收入。落实国家各项补贴政策,增加农牧民转移性收入。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切实提高城镇居民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通过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增加居民收入。落实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逐步提高城镇困难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加大收入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第五章 全面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救助能力,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
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被征地农牧民和退牧牧民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将本州籍僧尼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机制。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推动实现五大社会保险州级统收统支。强化社保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平稳运行。完善四级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强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
第二节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和重病、重残人员以及有子女入学的低保家庭提高低保金补助水平。健全特困人员和特困僧尼供养制度,完善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扩大救助范围,鼓励和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救助费用即时结算。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因支出型贫困造成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群体予以特殊救助。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推进儿童福利院建设,改善孤残儿童收养条件。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强化福利院、敬老院、老年护理院等养老设施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脱贫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完善无障碍设施。加强县级救助站、殡仪服务站、烈士纪念设施和公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发展。
第四节 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干部职工周转住房建设,积极推动旧城及棚户区改造,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完善住房补贴制度,提高城镇职工住房消费能力。探索建立农牧区贫困户住房、贫困僧尼“扎空”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农牧区廉租房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第六章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实现“健康甘孜2020”的目标。
第一节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以州人民医院和州藏医院为“龙头”、县(市)人民医院和县(市)中藏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标准化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州、县(市)公立医院能力建设,全面完成3个县级区域中心医院建设任务,推进卫生计生精确扶贫专项行动和藏区六大民生工程卫生项目,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成1个三级甲等、1个三级乙等、12个二级甲等医院,形成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卫生应急、采供血、精神卫生、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抓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加强鼠疫、大骨节病、结核病、高原心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指标。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政府补偿机制,破除逐利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供应和质量保障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完善医患纠纷调处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大力发展中藏医药服务。推进藏药制剂室标准化建设,实施院内制剂升级工程,提升藏药制剂质量,促进藏药制剂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藏医科室建设,提升中藏医药服务质量。加强中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保护、传承和创新中藏医特色药物和诊疗技术。
加强医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开展临床医学、藏医本专科定向培养,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学生免费培训项目,加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多渠道引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加大中高端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力度。
提高卫生信息化水平。加快以医疗卫生远程会诊制度化、标准卫生院远程培训常态化、医卫通全民化“三化”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搭建覆盖全州医疗机构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业务系统协同应用和信息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和社会保障“一卡通”。积极推动“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加强远程医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救援和医疗卫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专栏4 医疗卫生事业重点项目
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州县人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实施州人民医院传染病院改扩建、州藏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建设。依托州县中藏医院建设康复理疗中心19个。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推进州藏医院藏药制剂中心异地迁建、海螺沟南派藏药健康服务(传承创新)基地建设。
公共卫生体系。州皮肤防治医院建设、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州县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县级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州县血站(库)建设等项目。
健康信息平台。统筹建设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六大重点业务应用系统,以远程医疗和居民健康卡为重点的信息惠民工程建设。
第二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加强人口计生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适应国家人口政策调整,提高生育服务水平,优化调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大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帮扶力度。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信息和计划生育数据库。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和健康教育,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计生队伍建设,配齐稳定乡镇计生专干。加强牧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严格控制超生现象。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覆盖率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覆盖面,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力实施人口文化建设、生育关怀行动和幸福家庭行动,增强农牧民群众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意识。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全面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促进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发展。保障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平等获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和婚姻财产等权利。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第三节 积极发展全民体育事业
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把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州少数民族体育综合训练馆、康巴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州竞技体育冬训基地、县级体育场(馆)、县级标准游泳池、乡(镇)村(社区)和寺庙体育健身场所建设,推进体育健身场所馆免费开放。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承办国际性、全国性重大体育赛事。传承弘扬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促进体育与旅游互动融合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健全、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明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明显提升,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得以弘扬,户外体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
第七章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展示民族文化新风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一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守法、感恩、团结”宣教活动,弘扬忠诚爱国、乐善互助、务实创新、坚韧奋进的甘孜精神,树推宣传一批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和甘孜精神的先进典型,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构建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大力推进感恩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甘孜州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州县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职工活动中心)、档案馆等文化场馆建设,提升3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150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建设,基本建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标准较高、运转高效的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公共文化数字工程,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农家书屋、数字寺庙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电子阅报栏、数字档案馆建设、藏文出版资源数据库和数字内容资源阅读平台建设。推进文化资源共享。继续推进“三馆一站”等公共文化活动场馆免费开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传承发展传统优秀文化。注重历史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康巴文化研究展示中心、色达洛若镇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深入挖掘康巴文化、格萨尔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国家级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丹巴古碉群和德格印经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推进德格印经院印版档案和格萨尔史诗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进程。加强茶马古道、唐蕃古道沿线重要文物保护,强化古村落、古建筑、古寺庙和古籍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繁荣民族文化艺术创作。鼓励创作文艺“新品、优品、精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重点实施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美术等创作工程和“民族民俗民间”荟萃工程。扶持发展歌舞团、藏戏团、乌兰牧骑演出队等文艺团体,加强藏戏、唐卡等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创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和康巴藏学研究。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电事业
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继续做好党刊党报发行工作。加强出版发行网点建设,推动县级新华书店建设。扶持藏文图书出版和藏文出版数据库建设,提高藏语节目和藏文出版物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新兴媒体,支持藏语文音像制品、书报刊等出版和发行,积极开发藏语新闻手机客户端,支持开发国产藏文手机软件,扶持和发展藏文网站,提高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事业。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广播村村响工程。统筹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等技术手段,加快实施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农牧区无线覆盖工程、四川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藏区调频覆盖工程、州县广播电视台基础设施设备改造工程,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积极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开展有线电视整转和网络双向化改造,加强州县数字影院建设。推动康巴语节目译制及采编播设备数字化,全面提升藏语节目制作和译制能力。
专栏5 文化事业重点项目
公共文化设施。甘孜州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职工活动中心)、州档案馆、德格雕版印刷博物馆、3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电子阅报屏、150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数字农家书屋、2763个农家书屋、51个社区书屋,升级改造550个寺庙书屋。
文化遗产保护。长青春科尔寺、1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德格县印经院维修保护工程,60处省级文物保护工程,州民族博物馆展陈和馆藏珍贵文物基础性保护工程,州中心文物库房、18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色达县洛若镇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州康巴文化研究展示中心以及州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职业学校等建设。
出版发行事业。建设12个新华书店发行网点(东风工程)、康巴印务中心。
广播影视事业。州县广电农牧区无线覆盖工程、州旅游交通广播电台、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州县广播电视台达标工程、州县广播电视台康巴语译制及采编播数字化工程、州台现场直播车和卫星直播车、州县应急广播和村村响工程、州级广电节目监管中心、州县数字影院标准化工程、甘孜广电全媒体中心、乡镇广播电影电视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等。
第三篇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按照适度超前、跨越发展的要求,抓好交通、能源、水利、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第八章 全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
围绕建设川西北区域性和川滇藏青结合部交通枢纽,实施新一轮“交通大会战”,建设川藏战略大通道,全面加快公路、机场、铁路建设,构建进出通畅、四通八达、路网顺畅、安全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提供保障,为全域旅游提供支撑,为稳藏安康、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到202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万公里,等级公路占比达到95%。
第一节 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
围绕打通川甘青和川滇藏两个结合部,突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出州通道、经济干线、铁路建设重点,全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路、机场、铁路有效衔接,提升康定区域交通主枢纽功能,加快建设理塘、稻城、甘孜区域次级交通枢纽,全面提高道路等级,强化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完善川甘青、川滇藏交界地区骨干网络,基本形成“三纵四横多联和三大枢纽”综合交通体系,促进与周边地区更好交往交流交融,形成辐射全州、带动周边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节 加强公路交通体系建设
加强外部通道建设。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建成雅康高速,开工建设康定至新都桥康定过境试验段,加快泸定至石棉、康定至新都桥、马尔康至德格、新都桥至巴塘、马尔康至泸定等前期工作,推动高速公路向南北延伸。加快国省干线改造升级,推进新增国道建设,改造提升川藏南北线连线公路和沿江公路。积极开辟出州通道,加大经济干线建设力度,畅通与周边区域连接通道。
畅通内部交通网络。围绕消灭“断头路”和打通毛细血管,加强县际公路、旅游环线公路、县乡公路等建设,促进县际公路成环,县(市)到乡(镇)公路成网,逐步形成纵横相交的交通网络。全面推进农村公路集中攻坚,实施通乡油路和通村、通寺硬化路以及县乡道改善、村道完善等工程,建设通乡通畅公路2200公里、通村硬化路14000公里。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建设8个县城、126个乡镇客运站点;积极推进“村村通”客运班线,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出行和运输条件。
加强公路管护。实施公路养护规划,坚持建管养并重,建立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机制和应急抢险保障体系。完善养护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养护中心,提高道路养护能力。强化道路路面大修改造,加强地质灾害频发路段综合整治和长大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完善道路养护长效机制,提升农村公路管护覆盖范围和通行保障能力。加强交通运输管护体系建设。
第三节 加快航空和铁路建设
发展航空运输。建成甘孜机场,提升康定、亚丁机场运营能力,争取康定、亚丁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直达航线,积极推进周边旅游机场互通。加大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发展航空运输业、空港物流业。推动通用航空建设发展。
加快铁路建设。加快建设川藏铁路雅康段,加快推进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建设,启动川藏与滇藏、青藏、成昆铁路网连接线前期工作,构建川滇藏青结合部铁路运输网络。
专栏6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高速公路。建成雅康高速。开工建设康定至新都桥康定过境试验段。加快泸定至石棉、康定至新都桥、马尔康至德格、新都桥至巴塘、康定至炉霍、马尔康至泸定、得荣至石渠前期工作。
普通国道。建成G317线雀儿山隧道。开工建设G549:乡城县城至得荣(斯闸)段、桑堆至乡城段、雅安石棉至甘孜九龙段、九龙县城至稻城县城段;G215:巴塘竹巴笼(西藏界)至得荣二龙桥(云南界)、石渠洛须镇至德格岗托段、洛须至青海玉树公路、白玉县城至巴塘松多接G318线;G227:稻城亚丁至木里界;G248:刷丹公路(含丹巴县城过境段美人谷隧道);G318:折多山隧道、巴塘县城过境段、康定过境段;G345:石渠县经阿日扎至马崩山段;G248和G350八美过境段。
普通省道。加快建设S434榆林(经磨西)至猫子坪公路(含大板岩隧道)、S217线泸定经得妥至石棉(雅安界)段、S461线乡城洞松(经云南东旺)至得荣古学段。开工建设S454线色达至泥朵(川青界)、S460线乡城县城段至然乌段、S459线理塘县章纳乡经邓波至亚丁机场段、S220线甘孜州银恩(阿坝州界)至道孚县城段、S458线白玉县城经赠科至甘孜机场段、S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S314线新龙皮擦至白玉阿察段。加快S457线石渠至洛须段、S459线巴塘县城经波密至章纳乡(理塘)段、S460线理塘县城至章纳乡段、S460线巴塘县波密乡经正斗至乡城县城段、S460线然乌乡至大雪山垭口(云南界)段、S314线道孚(扎拖)至新龙县城段、S432线宝兴界至河口大桥(康定)段、S220线道孚县城至雅江县城段、S220线雅江县城经牙衣河至江中堂(凉山州界)段、S433线雅安市荥经界至泸定县冷碛镇段、S469线烟袋乡(九龙)至子耳乡(与木里界交界处)段前期工作。
出州通道(经济干线)。开工建设稻城县海子山至磨房沟连接线公路、香格里拉镇俄初(经安叶)至半岛公路,加快炉霍县宗科至壤塘(阿坝州)公路、稻城县各卡乡至云南香格里拉县格咱乡公路、稻城县傍河乡经色拉、巨龙至凉山木里麦日乡公路前期工作。
铁路。加快建设川藏铁路雅康段,推进川藏铁路康定(新都桥)至林芝段、川青铁路甘孜段、川藏与成昆铁路连接线、川藏与川青铁路连接线前期工作。
图1 甘孜州“十三五”交通运输建设示意图
第九章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综合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建设和送出通道建设同步的要求,加快骨干电网与配网协调建设,大力推进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稳定的能源输送体系。
第一节 加强骨干电网建设
加强电力送出通道建设,加快实施特高压、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全力促进川渝环网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金沙江上游至江西吉安正负800千伏直流工程建设,提高电力大规模外送能力,建设“西电东送”、“川电外送”战略水电基地。加强州内骨干电网建设,积极推进硬梁包、两河口等6座500千伏和8座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善川藏铁路配套电网建设。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强智能坚强电网建设,实现能源需求侧和供给侧有效衔接。
第二节 加快城乡电网建设
围绕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城乡建设,加强县城、旅游集镇和村寨电网建设。大力实施农网和城网改造升级工程,推进14座110千伏和93座35千伏及以下城乡输配电网络建设,促进农网延伸和光伏工程建设,形成满足需要、适度超前的城乡中、低压供电网络,切实满足农牧民群众用好电的需求。
第三节 加强油气设施建设
开展天然气输入工程前期研究,推进天然气管道、LNG供气站建设,完善成品油站点布局,配套完善油气输送和储运设施,提高供应保障能力。
专栏7 骨干电网重点项目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川渝环网1000千伏输变电工程,金沙江上游至江西吉安正负800千伏直流工程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硬梁包、两河口、牙根一级、苏洼龙、巴塘、叶巴滩等。
第十章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促进人水和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统筹解决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为重点,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管、护、用有机结合,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一节 加强引水灌溉工程建设
加强骨干水利工程及渠系配套建设,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增效工程,加快巴塘东南、九龙三垭、理塘查玛日东、白玉赠科、稻城俄牙同、新龙通宵等中型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完善乡城玛依河、得荣白松茨巫、甘孜打火沟、石渠洛须、泸定顺河堰等水利工程渠系配套,推进理塘夺曲河等3座供水水库工程和九龙县城等8处引水工程建设。加强高原牧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扩大草场和饲草料基地灌溉面积。实施高半山、高山峡谷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灌溉工程,强化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光伏及机电提灌站、“五小水利”等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统筹解决农业灌溉、人畜饮水问题,改变高原农牧业落后原始的生产方式。到2020年,确保新增有效灌面87.57万亩,灌溉饲草料地25万亩。
专栏8 引水灌溉重点工程
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巴塘东南、九龙三垭、理塘查玛日东、白玉赠科翻身渠、稻城俄牙同、道孚尼措、德格温拖、新龙通宵等水利工程。
渠系配套工程。完善得荣白松茨巫、甘孜打火沟、石渠洛须、泸定顺河堰、巴塘巴楚河、乡城玛依河、康定力曲河、炉霍易日河等水利工程渠系配套。
供水水库工程。理塘夺曲河水库、石渠尼呷镇、俄多马乡等3座供水水库工程。
引水工程。理塘木拉提、九龙县城等引水工程。
第二节 提高城乡居民饮水质量
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开展城市新区、县城、重点乡镇自来水厂、供水管网和供水净化处理设施工程建设。有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水源监测和水质保障,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大力提高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构建精准到户到寺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第三节 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
加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大流域沿线县城和重点乡镇堤防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大中小河流域治理力度,开展18个县城防洪排涝建设。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和易灾地区水土保持,完善防汛预警预报系统和山洪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加强18个县水文监测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全州各县的水文监测系统。
第十一章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第一节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通信建设三年攻坚方案,着力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进“智慧甘孜”建设,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扩大城乡通信网络和互联网覆盖面,切实跨越“数字鸿沟”。完善州、县(市)、乡(镇)三级传输网络布局,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等网络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实现行政村信息网络全覆盖,提高乡村电信普遍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农村通邮工程,实现邮政服务全覆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管护。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完善应急通信体系。
第二节 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基本建成州、县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在政务管理、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社区管理与服务、旅游服务、社会安全、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互联网与旅游文化业、特色农牧业、民族手工艺等产业融合发展。
第四篇 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二章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强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第一节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围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屏障区、国家绿色能源生产基地”,优化区域生态格局,构建以“两江一河”为骨架,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为重点,森林、草地、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生态红线为底线的立体生态安全格局。明确森林生态、草原生态、水生态和城市生态保护重点,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沙化治理、野生动物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成果,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切实维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保护支撑与科技保障,构建覆盖全州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切实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 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下转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