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南民族高级中学 吴鹏 在新课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由以前的“学会”变成“会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 一、深钻课标,领会课改精神 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育主要是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去获取知识。 二、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新大纲、新教材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教材和时代的要求。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语言水平和诵读能力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终身学习”不仅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以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同时,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更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具备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四、转变观念,注重教学过程 新课改背景下,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结果。 五、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语文、理解语文、亲近语文,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文言文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枯燥乏味,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在进行文言文复习时,要注意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奖励激励,提高学生自信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说得真好!你懂的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等等。要尽量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的学生基础水平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在回答问题经常有不准确的时候,老师仍然要肯定他们,尤其对于具有新思维的答案,要进行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