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1 《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2 歌咏大汇现场全景。 3 《美丽中国》。 4 《英雄》。 5 《泸定桥之歌》。 6 《阳光》。 7 《中华大花园》。 8 各地媒体的“长枪短炮”。 9 观众掌声不断。 10 《歌唱二郎山》。 11 《光芒》。 12 《盼红军》。 13 原生态歌舞《巴塘弦子》、《甘孜踢踏》、《康巴锅庄舞》。 14 《七律·长征》。 15 《迎风飘扬的旗》。 ■姜涛 文/图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取得“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中国革命史和世界军事史上不朽的传奇。泸定桥因此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赞誉为“十三根铁链扛起一个共和国”,毛泽东同志也为此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美诗篇。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于6月29日走进泸定,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广场录制《歌声与微笑》——甘孜藏族自治州群众歌咏大汇。 本次歌咏大汇以表演式合唱、具有甘孜地域文化的原生态歌舞、歌唱家独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大汇以群众合唱团与歌唱家共唱主旋律的方式,咏唱胜利之音、欢唱团结之声,颂扬新时代典型人物、事迹,展示革命老区的新面貌。 来自红色记忆合唱团、州民族歌舞团、大连艺术学院合唱团、四川民族学院合唱团、成都棠外“Sun Flower”童声合唱团、州职业技术学校合唱团、国网电力艺术团、四川武警总队第二支队官兵等8支队伍、750余人参演了此次歌咏大汇。 “红色记忆合唱团”是泸定县本土的演出队伍,该合唱团由120名社会各界退休职工和群众组成,平均年龄55岁。在本次歌咏大汇中,“红色记忆合唱团”参演曲目有《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美丽中国》和《迎风飘扬的旗》。 本次歌咏大汇共分为《红色·记忆》、《天堑·通途》、《和谐·欢歌》三大篇章,现场展演的《七律·长征》、《歌唱二郎山》、《好儿好女好江山》等19个歌舞节目,全面展示了甘孜光荣的革命历史、多彩的民俗文化、巨大的发展变化。 活动当天,上万群众通过现场观看、手机APP直播等方式体验了汇演盛况,在我州同类活动中无论是参与度、关注度、传播度、影响力都创造了“近年之最”。 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群众歌咏大汇已圆满完成录制,拟定于今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CCTV—15)频道播出。 节目在央视的播出,将在全国观众面前充分展示“红色泸定”的无限魅力,将进一步传播甘孜,促进我州全域旅游及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