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前 泸定两座天主教堂染上“红” 说到天主教堂,1935年1月,中共中央、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城杨柳街天主教堂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来称为 “历史转折”的“遵义会议”。杨柳街教堂就此染上“红色”,载入党史、军史。无独有偶,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到了泸定,有两座(法)天主教堂染上了“红”。 一、沙坝天主教堂,是一座有两层楼高,可容纳一百多基督教徒的青砖青瓦西洋建筑。教堂坐西面东,后靠海子山,门前原有两棵泡桐大树。1935年5月29日红四团夺桥战前动员和作战布署在教堂进行的。次日(5月30日),毛主席路过教堂时,坐在大树下歇气台,听红军指挥员汇报夺桥战斗和红军有序过桥的情况汇报。2004年11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沙坝天主教堂为“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址,”泸定县人民政府立碑保护,与附近“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连成红色旅游点。 1935年5月29日拂晓6:00红四团先遣营占领了泸定桥西岸,俘虏了守桥敌军和民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走到西桥头,举起望远镜侦察桥东岸地形和敌火力的布控。这时,桥东的守桥川军发现有红军在西桥头走动,躲在沙袋叠成工事里的敌人,朝桥西岸红军打冷枪。川军见红军“不敢上光溜溜桥链子”,便气焰嚣张喊话:“红毛子!红老壳!你们过桥来呀!快过来呀!我们缴枪……。”红军一位营长高声回应:“川军弟兄们!我们要桥!不要你们的命!你们不要为刘家军,蒋该死卖命!”杨成武说:“别跟敌人纠缠!”转身与搭当黄团长,边说边往沙坝走。早餐后,黄团长、杨政委在沙坝教堂召开营团干部军事会议。参会干部到齐后,早在中英苏区曾被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称为程咬金式的“斧头军”黄开湘团长讲:“我们1昼夜走完了240里,准时到达毛主席、军委指定地点。团主力和辎重部队还在路上,要三个左右小时赶到。他们一到,就配合我们夺桥。我和政委已经拟定了夺桥方案。请政委作动员。”杨政委拿出毛主席给他传单亮给在场干部看,说:“1昼夜240里挑战,我们红军赢了!再次证明红四团战士是英雄好汉。大家看到了泸定桥还在,红军就不会穷途末路,山穷水尽……”。突然,屋顶“轰”!的一声。一发拍击炮把教堂屋顶炸开一个洞,瓦片、泥尘弥漫会场上空。团长说:“敌人沉不住气了,在试探我军。”团指挥员看了营连战士主动请战夺桥的名单,商议后,宣布夺桥命令:全团分两个梯队夺桥。1、第一梯队,即夺桥敢死队。他们是二连连长廖大株、党总支书记罗华生,营教导员王海去、三连党支部书记李全山,战士刘梓华、李友林、王金山、刘大贵、王洪山、李富仁、魏小三、杨田铭等(完整名单被黄团长不小心弄丢了)22名共产党员、共青团、营连骨干组成,廖大株任队长;2、第二梯队,由三连组成铺桥板突击队,三连连长王友才任队长;政委杨成武带领铺桥突击队,紧跟第一梯队; 3、黄团长西桥头坐镇,由三营营长曾庆林和神炮手赵章成组织强大火力掩护;4、由陈士榘率教导营主力前往烹坝,阻击康定方向来援之敌;5、下午4:00发起攻击。守桥的川军兵力、武器、地势均处于劣势,只有拆去桥板的“裸体桥”略占点优势。曾庆林调一部份人去石龙过江扎木排佯攻,吸引敌军火力。夺桥战前会议沙坝天主教堂染上了“红色”。下午军团配属重武器、机枪100余挺,迫击炮多门,纷纷进入指定阵地位置。4:00,十余个号手齐奏冲锋号,22名勇士攀缘铁索往前挪动身子,第二梯队在后铺桥板。哪里有敌人火力,哪里就是红军枪炮的弹巢。 二、磨西教堂。 5月29日掌灯时分,毛泽东在天主教堂围墙大门前下了马。中央警卫局同志引领毛主席上木楼梯进了神父卧室。红军来之前,天主教堂神职人员都躲藏起来了。警卫战士陈昌奉、胡长保、阙一忠,有默契地忙碌起来,掌灯、找开水、挂地图、铺床、取出行李箱笔墨、砚盘放在八仙桌上。毛泽东见有书架,伸手在书架上翻书,从中挑出3本,递给胡长保带上。主席从玻璃窗往外环视教堂周边,对警卫战士们说:“这地方很漂亮,洋人真会找地方,把天主教传到大山沟里来了……”这时,王东保带着战士押着三名传教士,其中有位神父。因为涉及外事,请示毛主席如何处置?主席说:“交给国家保卫局。”王东保离开后,朱德总司令上楼来了,进门喊声:“老毛,有好消息告诉你。刚才收到林彪发来的电报,红四团夺取了泸定桥。”毛泽东接过朱老总电报,借马灯玻璃罩透出亮光扫描一遍,俩位轻松哈哈笑起来。毛泽东对朱德说:“蒋介石要我俩做石达开第二,我们做不成了。我们又胜利了!快!召集恩来、博古、稼祥、陈云分享这一特大好消息。”到会的政治局委员、侯补委员传阅林彪来电:“朱、刘、聂、董、李:我四团于今晨六时赶到泸定桥附近,于十七时攻占泸定桥,敌向天全退去,余另告。”林彪二十九日二十一时(摘自《红军长征文献第360页》)周恩来说:“要给红四团记一大功。”接下来是碰头短会。最后形成几条决定:一、红军不去康定,因兵源、粮食补充困难;二、通知部队有序通过泸定桥,先过人、后过马;三、中央准备派陈云同志去上海,恢复被敌人破坏掉的地下党组织;尔后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红军长征情况;四、抓紧时间筹积粮食;五、过了泸定桥,中央和军委在泸定开会研究红军北上的路线。从此,磨西天主教堂染上了“红色”。这是一次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的高度机密的会议。从巍巍《地球的红飘带》、红军高级将领《回忆录》点滴文字线索,发现这几条重大决定,成为没有争议的史实。红军长征中,参会人员来去匆匆,对一些重大事件没有统计记录。十分详尽的史料也难免有遗失,倒如《红星报》就缺失一期,恰是夺取泸定桥大事件,连同22勇士的名单没有载入《红星报》。磨西会议,也就在所难免被遗漏。2004年11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布“磨西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立碑保护。“旧址”成为景区红色旅游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