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安华 文/图 他的课:有一种“魔力”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9月17日下午,在州职校开学第一课的报告会现场,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中音唱起了《康定情歌》,赢得了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王向明应邀特来我州,为该校开学第一课而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他巧妙地演唱《康定情歌》,作为开场白,同学们跟着鼓掌击拍,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此情此景温馨愉悦。师生们没有想到王教授把我们康定的歌唱得这么好,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感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认知度,激发了他们聆听的兴趣。台下鸦雀无声,台上王教授以史为鉴、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他的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案例分析;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全场师生听得全神贯注,很多同学在认真地做笔记。他的讲解引人入胜,一件件历史惨剧仿佛就在眼前,一桩桩案例分析发人深省,在不知不觉中,王教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阐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进课堂前,王教授说,他还从来没有给中职新生讲过这样的理论课,先前还担心同学们不感兴趣,没有想到效果这么好。正如州职校学生处主任王刚所言:王教授的课讲得很成功,这样的大场面、大环境教育活动很好,学生更能感悟、更有收获,以后我们还要多开展类似活动,以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崇德向善和理想信念意识。 18日上午,四川民院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广大师生安静地等待王向明教授来授课。在交流时,他对记者说:“给民院的大学生讲课,又不能像在职校那样讲了,他们的层次不一样,我要在理论层面上更升华一些,同时给他们讲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几分钟以后,他的演讲又引爆了现场,现场掌声不绝于耳,高深的理论被他灵活地融入案例分析和故事分享,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认真聆听和做笔记。该院政法系学生王莎感慨地说:“王教授的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幽默风趣,他的课真的有一种‘魔力’。” 他说:一个人要有人生目标和梦想 王向明说,在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梦想”一词能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关键词,一定有其深刻的道理。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时,正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个吸引无数参观者的展览,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无论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过去,还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抑或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华民族始终有着民族复兴的梦想。 (下转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