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周1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Z01版
周1

第Z02版
周2

第Z03版
周3

第Z04版
周4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惟有理性才能抵达未来
2016-10-15

■欧阳美书

☆话题背景:

面对一年又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年轻的95后们却并没有在传统的就业道路上一走到底,只有52%的95后在毕业后选择找工作,而选择不就业的比例更是高达48%,这些选择不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更是五花八门,学习深造、创业、上直播当网红、回家结婚生子等不一而足,其毕业去向选择上呈现多元化、网络化、娱乐化三大新趋势。

(人民日报[微信]10月10日消息)

看到这则消息,我的内心是充满羡慕之情的。现在的年轻人,真好。不过,当谢辉女士让我就此发表意见时,我才觉得,想要对这个话题进行富有价值的讨论并不那么容易。

过去人们习惯于“毕业-就业”模式,因为人生的“接口”就那样,一个“出口”对应着另一个“入口”,简单有序,很少有漏网之鱼。即便有人不愿意,但因为并没有其他的路可走,最终也只得随“大流”。这种简单有序,是数千年来东方文化或制度之传承,士农工商,各行其事,各安其命;农或许可上进为士,但百不及一,至于工与商,那就祖祖辈辈吧,有如印度的种姓制度般,千年不改。对于历代帝王而言,这就是理想社会了,因为把每个人的未来及命运固定在一个范围或层面,是最简便而有效的管理。

然而,世间就没有永恒之物事,即便强大如太阳,也只有百亿寿辰。所以,无论西方或东方,由古代而近代,由传统而现代,由愚昧而智慧就成了必然,而这一过程,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马克思也早就在他的哲学里讲述过的。由此,那种把人生简单地看成是“毕业—就业”线性前行的图谱是不对的。过去人们那样,是因为人们别无选择,或作别样选择时风险太大成功率偏低。再说,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总是充满着风险的,譬如当年的比尔·盖茨退学创业,在他成功之前相信他能成功的人绝对不会超过三成。因此,在任何意义上,我对敢于挑战传统习俗与观念的人,对于充满着冒险精神的人,是充满着敬意的,他们才是人类真正的英雄,即便他们最初的目的,不是那么高尚。

自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次性发生的,而是以“日新月异”的渐变的方式出现的。过一段时间,就会呈现出一个特征,这些特征映射于我们每个人身上,便有60后、70后、80后、90后甚至更细年代的划分。翻开旧媒体,我们会发现,老一代对年轻一代,都曾经有过不好的评价与言辞,即便开放如美国,也有“垮掉的一代”的说法。但事实证明,美国“垮掉的一代”并未垮掉,我们担忧的70后、80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与主力,至于90后,正在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跨入社会。

当下的就业,因为“互联网+”模式的存在,呈现出多元多样特征,这是当下之必须与必然,譬如我可以预测,再过两百年,可以去火星挖矿也将成为人们的选择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突破,年轻一代的就业模式或生活模式,将会更加丰富与复杂,甚至更加匪夷所思。

但这种选择要成为事实,不但要给选择者带来激情的过程还要带来幸福的归宿,就得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理性!惟有如此,选择者才能抵达他(她)想要的未来。

这个理性,不是基于社会当下习俗的合理性,而是基于自身主客观条件的合理性,譬如选择回家结婚生子,看起来貌似不对,没什么远大理想,但如果其自身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能够满足结婚生子及其以后子女的培养教育,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发达的国家,“全职妈妈”已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而在我国,想必这种“全职妈妈”也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