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州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11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党的声音传到高山牧区
2016-11-01

(上接第一版)台上在宣讲,洛若镇上洛若村的村民向盘翻看着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刚刚发放的印有藏汉双语的《远离非法集资》宣传册的漫画,他若有所思地告诉记者,非法集资他不懂,但是今天通过县司法局和镇上领导的宣传,他知道了一些,非法集资的危害太大了,他要提高警惕,把宣传资料带回去,让家人和没有来到现场听宣讲的亲戚朋友多看看,我们挣钱不容易,每年靠挖虫草和打工收入,都是挣的血汗钱,不明不白就遭骗了,划不来,把钱节约起来,盖新房子,过好日子。

宣讲开始前,县卫计局工作人员被牧民围得水泄不通,“还有宣传资料吗?”“还有药品吗?”牧民争相询问工作人员。

“记者,你帮我看看这个藏药是治什么病的?”牧民拿着一盒佐塔藏药问。

“这个是治疗肝病的”。记者解释说。

“我有肝病,这个药好。医务人员把卫生知识和药品送到家门口,我们喜欢。”洛若镇沙玛村村民约吉喜笑颜开,我们色达是包虫病和结核病重点疫区,这次卫计局送来了有藏汉双语的宣传手册,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预防。看到身边有人患包虫病,虽然国家有很多优惠政策,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后续治疗费用高,因病丧失劳动力,甚至被包虫病夺去生命,我们还是感到后怕。

色达县卫计局工作人员徐生勇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走了9个乡镇,已经免费发放了藏医和西医药品1万多元。发放艾滋病、包虫病、结核病等常见病宣传资料1万多份,接受群众健康咨询1万多人次。

洛若镇下洛若村村民花呷告诉记者,县上组织的“四下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宣讲的政策和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牧民群众都想听,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农牧科技人员送来了实用可行的技术,解决了我们生产当中存在的困难;司法局送来了实用的法律知识,让我们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县格萨尔艺术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很接地气的表演让牧民们欢呼不断,在现场观看的牧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迫不及待地发微信,县上给我们送温暖来了。小品《牧民进城买摩托》,讲述的是一位就读9+3毕业后的学生自谋生路,在县城开办摩托车经销店,牧民有钱了进城买摩托车,因为不会使用,闹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笑话,但摩托车经销店老板耐心指导牧民学会骑摩托车,耐心指导怎样遵守交通法规等,表演者系当地仅有小学文化的村民,幽默的语言,滑稽夸张的动作,让现场观看的牧民捧腹不已。小品《牧民进城办户口》讲述的是一位牧民为孙女进城办户口过程中,随地小便被市民劝导等闹出的一系列笑话,倡导牧民婚育新风,除陋习,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的故事。牧民高兴地对记者说,他们的表演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笑过之后,学到了不少知识。目前,党委、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快洛若镇建设步伐,路灯建好了,公路等级提高了,高大美观的房屋建起来了,今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城里没有什么区别,旅游搞起来后,我们的收入会更多,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走出我宣讲,我表演,老百姓被迫接受的误区?近年来,色达县创新宣传方式,在开展活动之前,让相关部门深入到牧民中间,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想了解什么?比如,司法部门要了解老百姓最关注的法律知识是什么?文化部门了解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老百姓最喜欢看?农牧科技部门了解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中央、省、州和县委会议精神宣讲中,如何把会议精神和老百姓的需要结合起来?带着从基层搜集的问题和建议,来分门别类为牧民群众量身定做宣传方案,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需要请大腕明星,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搬上我们的宣讲台和舞台,不需要动员,牧民群众争先恐后来观看,做到寓教于乐,让我们的政策宣传更加接地气,更加深入人心”。色达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嘎绒志玛告诉记者,十八届六中全会刚刚胜利召开,我们立即将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纳入宣讲范围,第一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向老百姓传达。我们相信,有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将进一步坚定各族人民全面脱贫奔康的坚强决心,让老百姓对过上好日子更有盼头。

务必完成任务

确保首战必胜

(上接第一版)益西达瓦要求,各县(市)要认真吸取今年的教训,提前思考和谋划好明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各部门要把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按照省委和州委有关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调整充实专门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进一步建强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健全分线负责工作体系、完善清单管理的督办和各项激励惩戒机制。二要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州级各部门要协助各县(市)按照“五个一批”和17个专项的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组成专门力量,进村入户调研核查,认真梳理明年退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项目,加强与省、州、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三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各县(市)要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途径。突出绿色生态、有机环保特色,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减少产业“同质化”现象,规划贫困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完善产业扶持周转金使用机制,健全县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机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和公共服务经费按照一定比例投入产业发展新机制,争取对口援助和帮扶单位支持,为发展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会上,各县(市)县(市)委书记、县(市)长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州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州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康定主会场参加会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