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11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客蜂拥大高原
2016-11-07

(紧接第一版)格聂山主峰终年白雪皑皑,山腰以云杉、冷杉、高山栎为主的原始森林装点山色,其间飞泉瀑布倾泻而下,山下有广阔的草原和森林,清澈碧透的湖泊交相辉映,周围山形秀丽地貌奇特,自然生态完整。

讲不完的格萨尔故事,唱不完的康定情歌,游不尽的雪山草地……自2011年,我州率先在全国提出全域旅游以来,依靠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甘孜处处成为景区,农牧民也依靠旅游业的强力带动实现致富奔小康。

“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甘孜最具潜力的就是旅游。”州委书记刘成鸣说,“旅游产业是甘孜综合效益最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施全域旅游,是造福百万甘孜百姓的必然选择。”

2011年,我州提出“全域旅游”,从全境打造到全民参与,立志要让整个甘孜州处处是风景,使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2012年,我州出台了全域旅游发展意见和方案,将生态保护作为全域旅游的重中之重,注重文化传承,规范旅游行为;2013年,我州开始在全州设立全域旅游示范区;2014年,我州着力实施文旅、农旅、城旅、体旅“四个融合”,通过系列推介活动扩大了知名度;2015年,海螺沟、泸定桥、木格措、甲居藏寨等引领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我州旅游精准定位为“全域山地旅游”。

旅游业发展被列入我州专项扶贫方案,成为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今年2月,我州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十三五期间,我州要让18个县市的1360个贫困村、19.36万人脱贫。通过旅游扶贫这一项,我们争取让88个村、2571户、11565人直接受益脱贫。”州委书记刘成鸣说,按照旅游产业的辐射放大功能,我州今年瞄准脱贫摘帽的281个村,创建1个旅游示范县和11个旅游示范村,统计部门估算,会有10万非贫困人口增收乃至走上致富路。

让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色达大酒店开张后,我就被他们招收为酒店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超过了3000元”。11月5日,色达大酒店的服务员卓玛告诉记者,她家住色柯镇幸福村,家里有7口人,家里的日常开支靠挖虫草,运气好的时候,有2万元的收入,但入不敷出,是精准扶贫对象。经过培训后,她学会了酒店服务,见到的客人多了,学到了很多文明习惯,在这里工作还包吃住,没有什么开支,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的收入,对于这份工作,她十分珍惜,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的收入也稳定了。像她一样在色达大酒店工作的本地员工就有12名。

“随着来色达旅游的游客呈现井喷式增长,到目前就有30多万人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酒店餐饮业的发展,县城有78家酒店,可接待4000多名游客食宿。酒店业的兴旺,带动了贫困农牧民就业,以每家酒店接纳10名本地服务员计算,至少有700名贫困农牧民得到了就业,收入普遍在3万元左右”。色达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文化旅游和广播影视局局长泽娜措告诉记者,色达被誉为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放归心灵的金色牧场、灵魂苏醒之地,拥有色达藏戏、格萨尔彩绘石刻、藏族牛羊毛编制技艺、川西藏族山歌共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资源厚重;色达结合实际,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同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引导民族手工艺发展;对全县宾馆饭店从业进行业务和餐饮培训等,引导全县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学会服务技能后,不管是去打工还是自己开帐篷城或民居接待都有可观的收入;色达将在每个片区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酒店,以村集体的形式运营,运营收入将投入到精准扶贫对象上。目前,翁达镇的尼崩达雅文化主题酒店已经建成,和外来运营商达成协议,每年有20万元的租金收入,贫困农牧民还可在酒店打工增加收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的形式,让更多的贫困村民参与到旅游开发、发展当中来,最终实现旅游脱贫。

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牧民们大多散居在偏远的山沟,长年过着游牧帐篷生活。过去,他们不仅没有增收的手段,更缺乏致富的技能,如今,他们都吃上了“旅游饭”。

8月5日,四川首个以藏族木雅文化为主题的俄达门巴旅游景区开园,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的模式走进了甘孜州的高寒牧区。负责景区开发的公司将村里空置的49套牧民定居房以资产入股方式进行打造,每年出资40余万元为该村724名牧民全部购买医疗保险和适龄人员农村养老保险,公司与村集体按照7:3的比例,对景区收入进行分红。2015年,全村分红35万元,今年将实现保底分红85万元。

扶贫先扶智,村上通过持续开办语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牧民的素质。

随着培训的开展,村民们陆续上岗工作,致富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村民拉措的女儿亚玛是第一批在景区工作的年轻人,她在景区的餐厅打工,一年可收入15000元左右。

“因为两个小女儿在外读书,大女儿去打工,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拉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刚开始,无论景区工作人员怎么劝说,她都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去接受培训。如今,她盼着村上支持家里的加水点,建成集副食、藏饰品、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每年能为家里增收5000—10000元。

记者了解到,除了在景区工作,四川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还为俄达门巴村每个贫困户分发10头牦牛,并对接牦牛奶加工企业收购牦牛奶,每户每年可增收11000元左右。

今年8月开业的嘉姆尊酒店,是康定市木雅景区携手民营企业联合打造的景区带动型扶贫实体,当地贫困群众以景区入股,不但可以享受景区资源红利,还通过协议,获得在企业就业和由企业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好处。“这一批学员培训结束后,到康定木雅泽朵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从事餐饮服务、保洁、保安等工作,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呷巴乡俄达门巴村主任向多说,景区运行后,这里的贫困户不但能脱贫,而且有望致富。

“来一份丹巴香猪腿、火烧馍、凉拌土鸡。”来自甘肃的游客李先生对丹巴县中路乡尚墨乡村酒店的老板布姆说。

李先生告诉记者,游客不远千里来乡村旅游,除了欣赏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以外,还想品尝那些带着“土”字的农家菜,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亲自下地摘菜。城里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食品安全,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当然成为游客的首选。

布姆告诉记者,她的酒店设施高配,和星级酒店可以媲美,因此价格稍微高一些,可接待30人住宿,加上餐饮收入,每天营业收入上万元没有问题。“这得益于县委、政府加大投入,把过去坑坑凼凼的乡村路改建成上等级的柏油路。我们把乡村公路和民居设施的照片发到网上以后,吸引了不少游客。路好了,旅游环境改善了,游客多了,我们种的水果和核桃等,在家门口就能够卖出比城里略高的价钱”。

作为丹巴县的旅游名片,甲居藏寨实际参与旅游接待的90余户,其中挂牌示范户28户。3年来,甲居藏寨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近5000多万元。率先发展的接待户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

理塘县奔戈乡卡灰村,当地群众建起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品开发型旅游扶贫基地,联合企业在村上建设鲜奶加工基地,贫困户人均可增收2500元。在发展旅游产业中,我州将产业富民和扶贫攻坚紧密结合,依靠农牧业和旅游业双轮驱动,全力打造“圣洁甘孜”品牌。环贡嘎山旅游环线、南部环亚丁旅游环线、北部格萨尔文化旅游带成为旅游品牌,穿越甘孜州的国道317、318线被誉为最美的旅游大道。

与此同时,依靠旅游的牵引,甘孜州特色文化产业得到加快发展。各种特色文化与旅游展演相结合,得到延续发展;州民族博物馆、州民族体育馆等文化项目建成;特色中藏药迎来发展良机,仅今年上半年全州就完成制剂产品90吨。

旅游业到底为农牧民增收成效如何?州政府副州长葛宁以稻城亚丁举例,该地于2013年真正集中开发,如今,凭借旅游优势,当地老百姓的户均收入在去年已经超过了20万元,“只要旅游发展起来,对当地老百姓致富就是很常好的路子。” 不仅如此,游客来了后当地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极大变化,“因此大力发展旅游对甘孜来说,是一个能促进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的优势产业。”曾经是贫困县的稻城,去年共接待游客125.8万人次,县级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城乡居民年均收入达1.7万元。

政府搭建全域旅游“快车道”

我州在不断深化认识,谋求发展的进程中,州委、州政府把全域旅游确定为全州的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甘孜山地旅游东方户外天堂的品牌,并由此为山区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富民之路。

在污染加剧、雾霾笼罩的环境下,人们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渴望更加迫切,我州独特的山地特性分布着雄、奇、险、矿、优等特殊的景观。去年,我州斥资334亿元,修筑2900公里的山地公路,在旅游旺季,已经呈现“井喷”的态势,特别是国道318,已经成为了自驾游、骑行、步行的热点地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甘孜既有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又有随着交通改善的市场基础和群众愿望。”州委副书记、州长益西达瓦表示,甘孜发展山地旅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成就如此局面非一日之功,这也是甘孜经过五年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的群聚效应。2013年,甘孜州南部备战稻城亚丁顺利通航,北路成立了康巴文化研究院,开启了我州北路旅游,并从中总结出‘做旅游是一个过程,做旅游就是做艺术,做旅游就是做文化,做旅游就是做细节’的新路子,旅游要挣钱,就要有产品,要挣更多的钱就是要有商品”。

据了解,我州发展全域旅游必不可少的交通及住宿同样成绩喜人。甘孜突出“飞机+”概念,建设成甘孜州格萨尔机场、康定机场、稻城亚丁机场为口岸机场,开通至少15条航线,争取川藏铁路建设国家早日立项。数据显示,甘孜州干线2900多公里,康定机场、稻城亚丁机场已经建成通航。此外,格萨尔机场明年有望建成。目前,全州拥有宾馆2600个,床位8.2万张;餐饮企业2647家,80%的菜品以本地为主;酒、肉、果、蔬、茶、菌、药、水(奶)、粮、油等十大品牌,将成为继“圣洁甘孜”之后,第二个地域性品牌。

我州正在构建“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及地接系统,建设生态厕所260个,并依托川藏运业,生产100台旅游大巴,该设备已于8月1日投入使用。同时,以“康巴溜溜”为平台发展,融入途牛、携程、驴妈妈等品牌。

我州发展山地旅游坚持把富民作为根本归宿,建立共享机制,处理好游客、开发企业、原住民和政府四者的关系,形成游客满意、群众收益、企业发展、政府有税收的共享发展局面。同时,持续推进旅游扶贫,大力推广基础保障型、景区带动型、产品开发型、专合组织型、乡村旅游型、人才支撑型、对口支援型、智慧推动型、政策扶持型九大扶贫方式。

我州提高景区建设品质,推动重点景区提档升级,开展国家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将稻城亚丁、海螺沟、康定情歌城、丹巴美人谷、德格印经院等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充分发挥核心景区对全域旅游辐射带动作用。2018年,创建2个国家5A 景区、8个4A景区、10个3A景区;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3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