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广告

第04版
公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甘孜似锦绣
——我州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16-12-14
图为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村寨。 本报记者 廖华云 摄

■本报记者 田杰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一个地方的骄傲,也是一个地方的品牌,透过这些符号,能探寻出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气息、一种风情和一种独特的个性。 ——题记

巍峨的雪山、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清澈的湖泊、丰富的资源、厚重的文化,这是造物主恩赐给圣洁甘孜的自然之美、视觉之美、人文之美和潜在之美。

在摄影家的眼中,这里每一步都是风景;在探险家的眼中,这里每一座雪山都极具挑战;在科学家的视线里,这里的每一种动植物都是一个课题;在文学家的笔下,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富有传奇;在旅游者的心里,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在老百姓看来,这里分明就是幸福生活的乐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州委、州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切实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培育生态文化,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色发展的真谛。

如今,康巴大地芳草萋萋、江河奔涌,贡嘎山下松柏如云、碧水常流,木格措上烟波浩渺、百鸟竞翔……当环境改善愈发催长生态红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美已成为我州永续发展的最大资本和优势。

举生态旗,铺就发展新底色

20世纪60年代后,《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警世之作相继问世,加速了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文明”也逐渐成为世界性课题。

儒家曾有“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说;道家也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论。可见,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生活环境与文明的统一,也是一种历史的文化,更是一种人文的体系。

正因如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一直是我州谋求绿色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抓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抓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州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证明,我州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圣洁甘孜的主色调;绿色发展,是奋进甘孜的行动宣言;生态,永远是我州发展的基础和底色。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建设,着力构建‘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开创我州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采访中,州委书记刘成鸣直抒胸臆。

(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