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际格局加速调整。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欧洲发生多起恐袭、巴西和韩国总统遭到弹劾等重大事件频发,令人眼花缭乱。
展望2017年,世界形势依然悬念多多。
悬念1
特朗普如何施政?
特朗普2017年1月20日将就任美国总统。入主白宫后,他将推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不但关系到美国的前途,也将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特朗普在竞选和候任期间曾发表很多惊人言论,但上台后会否以及如何付诸实施还未可知。
从他已透露出的政策取向看,在内政方面,特朗普特别强调要振兴美国经济。他在贸易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主义立场,承诺把流向海外的制造业就业机会重新带回美国。他还准备实施大规模减税和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在外交方面,特朗普提出的核心思想是“美国第一”,即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专家认为,特朗普很可能在延续传统强权主义的同时,采取“灵活多变”但务实的外交手段来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
如亚太地区,特朗普可能会更充分发挥日韩“主动性”。对于欧洲,特朗普可能会让其更加“自主”地处理自己的经济和安全事务。在中东问题和乌克兰危机方面,美俄对立或出现缓和,但从长远看,双方战略冲突难以消弭。
悬念2
俄欧“制裁战”终结?
因克里米亚问题,欧盟自2014年起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并多次延长期限,而俄罗斯对欧盟也采取了反制措施。欧盟理事会2016年12月19日宣布,欧盟决定继续延长对俄制裁至2017年7月底。
制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伤害俄罗斯同时,欧盟自身也蒙受了巨大损失。
由于制裁政治效应并不显著,一些欧盟国家已明确要求终止对俄制裁。它们认识到,经济制裁无法让俄“顺从”,而在反恐、难民危机、能源等问题上,欧盟迫切需要俄支持与合作。
悬念3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崩溃?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肆虐两年多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2016年遭到空前打击。尽管该组织仍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负隅顽抗,但已基本丧失攻城略地的实力。然而,世界要想完全摆脱其残余势力影响,并非易事。
伊拉克中东问题专家迪拉尔·艾哈迈德指出,“伊斯兰国”产生和坐大的土壤是大国博弈和地区动荡。如果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地的动荡不减,该组织仍可找到生存空间。
而且,“伊斯兰国”活动不仅限于伊叙两国。2016年,该组织在法国、比利时、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富汗、美国、孟加拉国等地制造多起血腥恐怖袭击,这表明其仍有反扑能力。该组织未来很可能“由明转暗”,在世界各地伺机作乱,对其防范和打击的难度将大为增加。
悬念4
英国“脱欧”进程磕绊?
在2016年6月举行的全民公投中,52%的英国投票者选择脱离欧盟。这一结果震惊世界,也将英国社会撕裂成“脱欧”和“留欧”两派。
事实上,英国选择“脱欧”,主要原因之一是想拿回在人员流动等问题上的自主权,以更有效地限制外来移民进入和保护本国人就业岗位。但另一方面,英国也想留在欧洲共同市场内以继续享受经济上的好处。这种“挑肥拣瘦”的做法自然遭到欧盟方面反对。
而英国内部的认识也迟迟未能统一,在“脱欧”方式上有“软脱欧”和“硬脱欧”之分,在“脱欧”主导权上则出现了政府和议会之争。
悬念5
欧洲极右势力抬头?
近年来,民粹主义在欧洲抬头,极右翼政党在不少国家进入议会,甚至一些国家的执政党都带有民粹主义色彩。
在2016年12月4日的奥地利总统选举中,极右翼政党自由党候选人霍费尔尽管最终落败,但却赢得了超过46%的选票,给欧洲敲响了警钟。2017年,荷兰、法国、德国又将迎来大选,极右翼将在这些选举中对政权发起冲击。
美因茨大学当代历史学教授勒德指出,难民危机和恐怖威胁成为欧洲极右翼势力滋长的催化剂,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选民对政府无力挽救经济的不满和失望。
悬念6
世界经济“风向”变化?
当前,面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问题的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呈现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10月初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6年和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分别为3.1%和3.4%。
德意志银行预计,如果特朗普践行减税承诺,美国企业将带回约1万亿美元海外获利,这或将给美国股市注入一针兴奋剂。但也有投资者认为,目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2017年可能回调。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继续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领跑”,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悬念7
人工智能有新突破?
2016年,“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人工智能在博弈、决策领域的实力令人大开眼界。2017年,人工智能将与人类展开更近距离的“肉搏战”。
专家预测,2017年人工智能会飞速“拟人化”。随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助手将不仅可以进一步帮助用户提升手机和电脑操作效率,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还会在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方面更上一层楼,让用户感到它就是一个有喜怒哀乐、可以风趣闲聊的“朋友”。此外,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让更多“智能物件”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开辟出更大的消费市场。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