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群、四郎汪堆、吴小平、拥措、段含国、罗秀珍委员:一是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加大干警培训力度,解决甘孜州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二是加大基层司法队伍藏汉双语人才的培养力度。
苟亚东、达瓦绒布委员:法检两院要融入到基层普法宣传工作中,加快依法治州进程;强化两院自身的宣传,提升形象,加强法检两院工作的沟通协调。
樊玉良代表:州检院面向全州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警示教育和讲座,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建议州法院面向全州干部开展依法行政、行政诉讼、防范工程领域和民间借贷纠纷等方面的法律讲座;用好法律权杖加大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得荣县代表团代表:在开展,促进行政权力依法用刑工作时,推进效果不理想,有效整合录入平台,推进检察院构建衔接机制,使工作实效更加明显。建议法院、检察院加大对司法公开三大平台的宣传,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扩大宣传面,提高群众知晓度,真正做到阳光司法。
蒋秀英委员:要倡导人民信仰法治思维,转变普法方式方法,加强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加大“公权”约束和督察力度。
刘泽代表建议:在“七五普法”中,从百姓层面出发,采取双语宣传、培训等方法提升全县百姓的文化水平,让百姓学法、知法、懂法、用法;量体裁衣地在全州普法深度、力度上下功夫。
多吉扎西委员:加强民间纠纷调解力度,特别是司法部门要在农牧区设立相应的纠纷调解机构,提高履职能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徐敏、李良、肖兴仁委员:加大对失信人员的曝光力度,加大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典型案件、执行困难案件的公开力度。
杜德琴委员:针对青少年对毒品的好奇心重,在法制宣讲进校园的活动中,增设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课程。
李雄委员: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夯实法律八进活动。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常态化开展缉抢治暴活动。三是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分子。四是加大对贩毒吸毒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孙海燕委员:一是加强草原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检察院设立了生态资源监察局,希望由检察院牵头,联合公安、法院、草原监理站开展草原监理执法。
王长城委员:普法宣传时应邀请气象部门参加,广泛宣传《甘孜藏族自治州气象条例》及相关气象知识,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张建泉委员:政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制宣传,为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保障我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郭琼委员:一是应加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处力度。二是科学合理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制定出特别处理条例,保护校园中被欺凌的弱势群体。三是建立工读学校。让违法犯罪学生有一个受正确教育引导的场所。四是把好教师入口关,增设免费师专。制定教师学习制度,提升教师素质。五加强学生个人基本素质的教育。
拥塔拉姆委员:要重视市场主体的培育,民营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抱团意识、合作意识、品牌意识、诚信意识,要进一步提高项目包装,让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总盘子。
张建泉委员:政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制宣传,为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保障我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阿批、扎西巴姆委员:我州缺乏货车考证的场所,本土民营企业有意愿修建考场,但审批程序多,项目贷款困难,应进一步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
杨凤委员:我州部分农牧民群众和个体经商户法制意识淡薄,应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普法教育。将“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两手抓,做到两手硬,逐步实现产品绿色、人文素质绿色、产业文化绿色。州委、州政府应加快推进全州车改工作;应依法依规办事,干部加班补助、带薪休假等福利政策应予以兑现。
嘎绒拥忠代表:根据德格县委、县政府“1616”战略,该县明确了2017年-2020年建成“一圈一带一群”的“产业富民战略”实施方案:培育高原畜牧产业圈,辐射带动“一圈”内的11个纯牧业乡镇畜牧产业发展;形成“一带”高原有机农业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建设高原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和藏香猪养殖基地;建成“一群”中藏药材种植基地,重点以玉隆、麦宿两大片区为主,采取土地流转、农牧民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建成以藏木香、波棱瓜、狼毒花、大黄等药材为主的中藏药材基地群。我建议,针对我县脱贫摘帽任务重、难度大、财政拮据的实际情况,建议省州行业部门加大对德格县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多给予一些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摘帽。
周玉华代表:针对德格县贫困妇女儿童所占贫困人口比例高达71.6%的现状,建议从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实施困难学生帮扶、做好社会扶贫工作等方面加大贫困妇女儿童关爱和帮扶力度,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此外,要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颤提供良好环境;充分挖掘、梳理农业、民族手工业、藏医药业等优势产业的宣传点、增长点,突破瓶颈限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调动困难群众增收积极性;采取“增加内力+引进外力”的方式,邀请优秀企业进来发挥示范作用,走精品化、产业化道路等建议。
赤乃代表:作为一名曾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的村支部书记,根据基层实际工作经验,我建议加大精神脱贫、智力脱贫的力度,激发困难群众脱贫的信心和动力。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授人以渔,防止返贫。希望我州能推广牧民定居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整片打造或出台激励政策,修建当地特色藏房,借助区位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
甲巴纳·十四世江南代表: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办的大好事、大实事,贫困村的交通、饮水、住房等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宗教界人士十分拥护该政策,并希望这项政策能够持续发力、落在实处,为人民增添福祉。我将带领竹瓦寺,继续为贫困家庭提供免费宗教服务。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在未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能加强对年纪较大、身体较弱或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僧侣的关心、帮扶力度。
戴龙代表:我州要认真领会、积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针对各地区特色,找准发展方向,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泽翁委员:建议十三届州政协能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多开展一些有高度、深度的调研。(本报记者 宋志勇 本报见习记者 刘娅灵 杨财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