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处在“春节时间”里的中国人来说,在家乡美食和推杯换盏之间,“每逢佳节胖三斤”已成为一句熟悉的调侃,然而现在绿色健康的过节方式也被越来越多民众接受,迎春跑、全家登山、骑行等等健身方式正迅速融入人们的生活。闻鸡起舞,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过年不忘健身打卡 大年初三一早,安徽省黄山市的万骞就载着全家老小,驱车一个小时来到了休宁县木梨硔村的山脚下,再爬一段古栈道,他们就能在村里吃上预定好的农家土灶饭。 木梨硔被称为“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从观景台看去,这个建在山肩上的皖南古村落犹如仙境一般,由于尚未完全开发,游客得徒步登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不过这也正是万骞选择这里的原因。“有美景、有美食,还能锻炼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能跟家人一起过一个绿色健康的节日。”万骞说。 大年初一的合肥市大蜀山公园游客盈门,不少人都选择了全家组团行动。合肥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平时在外地工作难得回趟家,但现在春节人人都是“低头族”,在爬山路上,一家人可以放下手机,好好聊聊天,也更有过年的氛围。 春节回到家乡,城市里的健身爱好者,离开了健身房,反而觉得生活中少了点儿什么。在合肥工作的陈一凡,平日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健身好友,下班后一起健身,既拉近彼此距离,也是互相督促。“我们有一个健身群,群里的小伙伴健身每周不得少于3次,还要拍照打卡,不足三次的就要往群里发一个200元的红包。”回到农村过年的陈一凡说,“这个群春节期间也不打烊!” 体育消费潜力巨大 一般来说,经常是节后扎堆健身减肥成风,而在今年春节期间,一些人的朋友圈中早就有小伙伴开始晒运动、晒健康,有的还借助手机软件在地图上跑出一只“鸡”形、一个“好”字。别出心裁地迎新背后,也折射了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潜力。 大年初一在山东济宁分别用6.66公里和8.88公里祝福新春的张娜说,打算过两天再跑一只“鸡”,“同样是借助手机软件拜年,跑步迎新的方式既健康又环保。”她同时坦言,在跑步“装备”上花费也不小,已陆续投入近万元。“室内派”也不甘落后。今年上海一些健身房过年期间照样营业。徐女士从大年初一开始的朋友圈晒的都是健身,而且从照片和视频上看,健身房内一片热火朝天。“因为是按次收费,不用买健身卡,所以很适合节日想要锻炼的朋友。”徐女士说。 中投顾问研究认为,我国居民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身已经融入许多人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人健身普遍追求训练科学化、时间节约化、效果最大化,智能健身将成为今后的热点领域,因为它可以通过对用户的工作生活轨迹、体征指标,自动给出适合的健身场所、方式、时间、运动量等,满足个性化需求。业内认为,在政策大力支持下,体育消费将驶入快车道,新技术驱动新体验,产业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都面临着更好的发展空间。 (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