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美书 ☆话题背景: 河北邯郸东街村村支书、企业家宋福如日前自掏300多万元为全村人置办年货,每人可领12样。宋福如已连续8年为村民购置年货,被村民称为“免费村支书”。 [人民日报(微信)1月18日“新闻早班车”消息] 用一个近年网络流行的字来表达笔者看到这则新闻的消息,这个字就是“懵”。当然在“懵”后也有了一些想法,于是从早到晚,笔者都在看有没有人在“新闻早班车”栏目对这则新闻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 是的,“浑身不安与一个好”是笔者在“懵”之后的想法,不吐不快的想法,尽管这种想法未必正确,但也是可以对人言说的。 先申明一点,笔者对企业家没任何意见或恶感,对宋福如这个人同样充满着敬意,毕竟他的钱也不是风吹来的,他以他自己认为恰当的方式表达着致富后对社会或乡邻的一种友善态度,这本身貌似也可列入正能量范畴。 笔者第一个不安,是宋福如“村支书”的身份。近年有句名言,叫“别把村长不当官”,村支书,一般来说比村长(村主任)职务要稍高那么一点。作为村支部书记,花上百万元为村民置办年货,每家12样免费送,而且这样的事还连续干了8年,真的非常神奇!笔者不知道这8年里,东街村的支部是否进行过换届选举?东街村所在的上级组织是否对辖下各级官员及党员进行过民主评议?如果进行过这两项工作,不知东街村的上级组织又是如何给宋福如作的评价?譬如,当地组织就没思考过宋福如此举有碍公平或其他?宋福如连续8年送出这种福利并且连任着支部书记,似乎是证明了什么的。 笔者第二个不安,是宋福如终有不当“村支书”的一天,那么新任的支书没钱送群众年货而产生了对新任支书的意见又该怎么办?由此而展开,真正是浑身不安了—— 作为企业家,又是东街村支书,想来宋书记的企业应该是建在东街村的土地上吧,或与东街村有着密切的经济或隶属关联,也就是说,宋书记这位企业家的企业与东街村这个“集体”一定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那么,问题同样出来了:当有关东街村的经济利益出现宋氏企业与其他企业相互竞争的情况时,东街村的民众会如何选择或投票,这样,会不会有违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甚至损伤东街村民的根本利益? 笔者难以设想这种情况:当一个绝对的经济强人切实把握着基层权利组织而又给全部村民以绝对价值不菲的利益时,不知这个村庄里还有没有不同的声音或意见?而由此展开的基层生产与民生权利,譬如计生、治安、环保、社保、养老等,会不会出现一言而决的现象? 实际上,还有一个更诛心的问题:在宋福如连续8年的福利攻势下,不知该村村民更愿意听宋书记的话还是听上级组织的话?笔者真正想说的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事业,绝不是靠三几个“圣人”似的角色加以维系的,根本上,它还得靠法治与规矩。 作为企业家,要回报社会有很多种方式,但宋福如显然选择了一个貌似大度豪气实则非常有害的方式,因为除了助长村民们“吃大户”思想外,笔者实在想不出还有第二种好。 或许,作为企业家,宋福如这样做也无多大问题,合法纳税后的利润,想怎么做都行,我有钱就任性。但是,宋福如是一个党的干部,是一个在组织的人,他这样的行为就值得深思与审视了,因为他天然有一种“影响”与“带头”的光环。 譬如,宋福如这样做了,东街村的其他企业家又该如何做?相邻的邯郸地区其他企业家又该怎样做?国人可是最善于比较的,会不会由此产生对其他企业家的不信任情绪或某种“恶”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