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元宵节特别报道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2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地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2017-02-10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
耍龙灯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狮灯”,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猜灯谜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
踩高跷“高跷会”一般是由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迎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于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