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财经.电商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2月2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享便捷理财生活 别忘增强防范意识
专家支招电子银行安全
2017-02-20

【核心提示】当方便快捷的电子银行走进我们的生活,随时随地转账支付成为可能的同时,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陷阱也如鬼魅般出没。专家指出,绝大多数陷阱的伪装技术都极为拙劣,只要市民在日常提高防范意识,完全能够避免损失的发生。

认准官网是王道

“我收到一条短信,让我到所附的网址去修改银行密码,这是咋回事?”市民李先生指着手机上的短信说,他压根就没办这家银行的卡。

很显然,这是一条诈骗短信。

“其实此类陷阱的根本目的,就是诱使用户登录钓鱼网站,盗取银行卡号和密码,进而对卡内资金下黑手。”厦门工行电子银行中心专家分析,尽管诈骗短信的内容可能千变万化,但钓鱼网站才是“要害”。因为钓鱼网站的网址与正确的银行官网网址往往只有极细微差异,如果不仔细辨别就可能受骗上当。

对此,电子银行专家提供了安全使用网银的小贴士:首先,不要贸然点击不明渠道发来的所谓“银行通知”中的网址;其次,如果记不住银行官网地址,应当将常用的网址收藏在电脑或手机的浏览器中,确保每次都从此链接进入网站;最后,当有任何疑问时,主动拨打银行卡上写明的客服电话查询。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除了在关键时刻提高警惕外,日常的“安保工作”也不能松懈。

身份证信息、账户信息、银行卡信息、手机号等要妥善保管,不轻易提供给他人,也不要轻易在小网站或不知名的网站上遗留以上信息。

对于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等涉及账户安全、资金安全的动态信息,绝不提供给任何他人,包括自称为工作人员或客服的人员,U盾、电子密码器、支付口令牌等支付安全工具,也应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将其交付他人。

用户在使用网络支付时,应充分使用数字证书、手机动态口令、短信提醒等服务,以提高账户及交易的安全性。如果您经常进行网上支付,建议前往银行柜台办理网银专业版开通手续,在上网终端安装网银数字证书,确保银行账户安全。

(据央视新闻网)

走出理财误区

别以为理财就是买理财产品

误区一 理财就是投资理财产品

“已经买了银行理财产品,为啥理财师还要给我做理财规划?”这可能是很多投资者不明白的地方。对此,业内人士介绍,理财的 范 围 很广,它涉及保险、基金、股票、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消费信贷等。“理财不仅是一种投资,学会融资也是理财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消费者不仅要会挣钱,还得会花钱。老话说得好‘过日子要会算计’。”

误区二

理财就要收益稳定

投资讲求收益,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所有理财产品都能挣钱,这需要投资者具有一定的产品辨别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理财产品各有各的特点,比如保险,它侧重于保障,可抵御风险; 基金与股票的投资领域决定了它的风险所在; 而银行理财产品相对来说风险较低,但也不能表示没有任何风险。”业内人士表示,这需要投资者做完风险评估后,再决定买哪种理财产品。

误区三

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就是好的

一般,银行把客户分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这几类,不同类型的客户,只能对应相应的理财产品,否则会有投资风险。业内人士举例,保守型客户适合投资存款、国债、保本收益的理财产品等; 稳健型则可在此基础上配置债券型基金,或者少部分混合基金; 进取型则适合投资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股票、权证、衍生工具等另类投资产品。“如果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很低,却要买高风险的产品,其势必将风险转嫁到未来。”客户在风险测评环节要真实填写投资意愿,而银行理财师,要尽量将风险告知客户,不能误导客户抬高其风险承受度。 (据搜狐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