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娱乐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国内.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4月19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86版《西游记》剧中已故演员盘点
2017-04-19

闫怀礼

2009年4月12日上午,86版《西游记》中沙僧扮演者闫怀礼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

铁牛

原名杨锡业,男,1922年出生,山东掖县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在从影期间,多扮演士兵、工人等形象。在黑白电影《南征北战》中,铁牛饰演一个胖墩墩的战士“小胖子”。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弥勒佛,成为经典。

程之

原名会春、春荪,祖籍湖南宁乡,1926年2月3日出生于湖北武昌,1928年随祖父举家迁至上海定居。他精通诗词、书画、篆刻,是一位难得的奇才,曾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拍摄出许多优秀的影片。1995年2月14日因病去世,享年69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金池长老。

赵丽蓉

1928年3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我国著名小品、评剧表演艺术家,深受观众爱戴。2000年7月17日早晨7时30分因肺癌逝世,享年72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车迟国王后。

王凤霞

吉林省京剧院演员,1993年11月5日逝世,享年38岁。王凤霞是迄今戏曲、影视界“铁扇公主”最好的扮演者。

万馥香

1941年7月出生在江苏省吴县东山镇(今属苏州市),一级演员。1994年11月8日,万馥香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3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王母娘娘。

黄斐

著名电影演员。解放后,曾参与过抗战演出队的他最终选择了当演员,演了一辈子的戏。曾在《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一回中饰演老叟,另外还在陈凯歌导演的经典之作《霸王别姬》中扮演其中的一位师傅等等。1999年患病不治逝世。

王夫棠

1932年1月出生于河南南阳西枣园村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经受了放羊、务工等苦难生活的磨砺,1949年5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第四野战军211师侦察员,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2005年12月1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牛魔王。

李鸿昌

1930年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李鸿昌先生从艺50余年,担任《西游记》、《高山下的花环》、《狄公案》等十几部电视剧的制片主任和演员,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2月12日早8时,因病医治无效,李鸿昌在济南病逝,享年73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蜈蚣精。

徐冠春

1930年出生于上海,是俞振飞大师的大弟子,早年从事京剧。在86版《西游记》扮演昴日星官。1977年后,主要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直至2001年病逝,享年71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昴日星官。

李恩琪

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青岛。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前线话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李恩琪出演黎山老母,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2013年2月24日凌晨4时逝世,享年96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黎山老母。

曹铎

1929年12月出生,上海电影制片厂二级演员,中国电影协会会员。1952年踏进电影界,先后拍了60多部影片。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76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黄眉老怪。

雷鸣

1939年出生,著名影视演员,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还参加过《小花》、《红雨》、《南征北战》、《金鹿儿》、《生死抉择》等影视剧的演出,为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吉斯配音。2010年4月23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1岁。曾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乌鸡国国王。

(本报综合)

4月15日8时39分,19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消息一出,引发网友们的悼念及集体回忆,“86版”西游记之所以成为一代经典,可以说杨洁导演功不可没。“美猴王”六小龄童在个人微博感慨:“杨洁导演不仅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艺术和人生道路上的老师,没有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今天的六小龄童。”

生前希望低调处理后事

杨洁导演生前是原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一级导演。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人事处处长林竞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杨导的后事全权由家人办理,“目前杨导的丈夫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遭遇这件事,非常悲痛。她的孩子也正在从国外赶回来……杨导家人都非常低调,目前没有精力应对外界的采访,希望大家尊重家人的心愿。”

据了解,2009年年末,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转企改制。改制后,杨洁等老导演的人事关系转入央视。因此,杨洁导演的纪念活动将由央视统一安排。不过林竞红介绍,“目前还未接到台里的通知”。

杨洁在其首部回忆录《敢问路在何方》中曾透露,其大女儿在美国。

迟重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杨洁导演是他最尊敬的导演,也透露了杨洁导演家人希望低调处理后事的意思,“我的心情比较沉重,但是杨洁导演的家人们比较低调,可能杨洁导演有遗嘱,不希望大范围地宣传和举行活动”。

敢为全剧艺术质量负责

《西游记》拍摄期间,曾遭遇不少非议,杨洁都一一挺了过来。其中,电视剧音乐一度遭专家批评,认为主题曲用了西方的电声,不够民族化,《敢问路在何方》的通俗唱法又太抒情。对此,杨洁力排众议,“我是导演,对全剧的艺术质量负责,领导起用我,是相信我能拍好这部戏!现在既然由我负责,就请不要干预。”

而在拍到14集《大战红孩儿》时,剧组遭遇资金困难,央视不愿再投资,要求杨洁拍个结尾收官即可。为此,杨洁亲自外出找资金,历经了一次次失望与痛苦。后来,在“蜈蚣精”扮演者李鸿昌的帮助下,《西游记》 得到了追加的300万元投资,砍去5集,最终拍到了25集,“物价涨了,东西贵了,只有大家的片酬没涨,仍是每集最高90元,最低30元……”

70岁时,杨洁坚持拍完了当年落下的5集。2000年,《西游记》 续篇登上荧屏,尽管口碑并不如前作,杨洁却说:“我画了个句号。”杨洁曾表示,电视剧《西游记》能够成功,是因为全组人都是为了“搞艺术”而去的,“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而《西游记》也是她电视剧生命的全部,“我搞电视剧的时间不长,只有18年,以《西游记》始,以《西游记》终,我感觉太短了,我还没过瘾,但是做不了了。”

《西游记》“霸屏”三十年

2014年的一则消息称,《西游记》被重播过3000次,是世界上重播率和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之一。如今过去3年,这个数字又得更新。对80后的观众来说,儿时暑假到来的标志之一,就是电视台又要重播《西游记》了,而且25集的电视剧好像怎么也播不完。

这种集体记忆深刻到什么程度呢?曾有网友回忆:那年我艺考,有个男孩唱《西游记》主题曲,清唱且自带伴奏,一张口,“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就这样,男孩边唱边跳通过了面试。可以说,没有《西游记》,我们会少认识很多人。

六小龄童在4月17日上午发布的微博中说:“从迟重瑞先生处惊悉我国第一代电视女导演、尊敬的杨洁导演去世的噩耗,异常悲痛,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巨大损失。杨洁导演不仅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艺术和人生道路上的老师,没有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今天的六小龄童,观众们也不可能看到我扮演的银屏美猴王。我们永远怀念您……愿杨洁导演一路走好!”

1986年春节一播出,《西游记》就轰动全国,造就了89.4%的收视率神话。直到这个影视剧迭代飞速的时代,这部30多年前的电视剧仍能周期性地成为新闻热点。无论是拍续集、重拍、办音乐会,还是剧中人的故事。

(据人民网)

众人

悼念

“孙悟空”六小龄童:从迟重瑞先生处惊悉我国第一代电视女导演、尊敬的杨洁导演去世的噩耗,异常悲痛,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巨大损失。杨洁导演不仅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艺术和人生道路上的老师,没有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今天的六小龄童,观众们也不可能看到我扮演的荧屏美猴王。我们永远怀念您……愿杨洁导演一路走好。

“唐僧”迟重瑞:杨洁导演持续昏迷了有十天左右,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杨洁导演是我最尊敬的导演,是中央电视台的一线导演,更是一位女强人,为中央电视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导演的《西游记》成为一代经典,后无来者。

编剧宋方金:取真经者得真经,拍西游人已西游。功德无量。惋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杨洁导演。杨洁女士千古。

网友临大王子:杨洁奶奶一路走好,感谢您的一路陪伴,从我上小学到现在上大学,86西游记,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也许这就是我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

网友女巫占卜师:作为一个女子,杨洁当年力排众议,在重重困难中拍出了一代经典,现在听到这个片头曲还是很感动。能够把20多集的电视剧拍出80多集的感觉,到现在都让大家记忆犹新。一路走好,你去的地方有你永远的西游梦。

(寿鹏寰)

不起的

“五毛钱”特效

说起《西游记》,相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86版的吧,这部电视剧也是陪伴小编从小到大,是所有80后、90后每年暑假、寒假的标配。到今年为止,该版西游记已经有31年的历史了,重播量高达3000多次。这部电影在杨洁导演带领拍摄的过程中也是历尽九九八十一难,除了实地取景的苦难、化妆技术的不成熟,还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五毛”的特效。

蓝屏抠像

在那个电视才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大家对蓝屏抠像更是知之甚少。央视从美国进口了一台ADO特技机,这个机器把六小龄童在蓝屏前的表演拍下来,再把他合成到事先拍下的背景下,最后把孙悟空缩小成需要的比例,这应该是抠像技术在中国电视剧里最早的应用了。最后这一技术被用在了《除妖乌鸡国》里孙悟空变成小猴子跳到桌子上和王子秘密谈话那个镜头。

吊威亚

其实,威亚在中国内地四五十年代已经有了,因为长期不拍动作片,到80年代已经很少有电视人会使用了。但是为了拍出孙悟空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效果,杨洁导演亲自到电影正发达的香港去学习,仅仅几天时间虽然没有学到关键技术,但是回来之后却照猫画虎研究出了一套专属《西游记》的威亚技术。有意思的是,当时剧组并不知道怎么让钢丝绳隐形,于是想了一个特别“笨”的办法:把钢丝颜色涂成与背景一样。

背景拍摄

在那个航拍技术还不成熟的年代,《西游记》里大山大河的拍摄是怎么完成的呢?天空和云彩背景都是坐飞机的时候和机长商量好,让摄像师到驾驶舱里拍摄的。另外坐汽车、坐火车、坐缆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时,都会注意拍摄各种背景以便备用。

拍摄器材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的摄像机是一台老式的300P摄像机,调焦经常发虚。而且只有一个三脚架,所以拍摄角度只有一个。而且但是中央电视台只有一个长焦镜头,要使用的话必须提前打报告,而这个长焦镜头在《火焰山》那集终于用上了。很多当时看起来很酷炫的镜头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是怎样完成的呢?其实都是通过一些巧妙地方法实现的,例如在《三打白骨精》这集中,为了造成唐僧念紧箍咒时画面的晕眩感,孙悟空呈顺时针转,而摄像师逆时针转。(据头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