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六版)召回“第一书记”5人,调整192人。四是强化督查,在全州范围开展4轮次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回访。五是积极开展惠民政策执行缩水走样情况自查。全面排查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和惠民政策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查处私自领取惠民资金、私存单位公款的违纪案件2件,查处私存、占用集体资金违纪案件3件。
(2)一些部门单位存在靠山吃山、小官大贪现象。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对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规范运行平台建设和运行工作的监督。对行权平台和电子监察平台建设推进不力的13个县(市)和13个州级部门“一把手”进行函询,向4个县政府、5个州级部门发出黄色提醒卡,督促各地各部门推进行权平台建设和运行。州本级已基本完成行权事项录入,审核通过行权事项6309项,审核通过监察点20905个,排查风险点76950个;各县(市)已录入行权事项108808项,审核通过37458项,累计审核监察点939032个,排查风险点371179个。二是加强对重点领域吃拿卡要问题的整治,修改完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加强干部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工作,坚决查处吃拿卡要、慵懒散浮拖行为。三是关于州人社局工作人员挪用社保资金200多万元问题的处理情况:本案为社保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违规办理异地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补缴年限、转移支付等手续,套取养老保险资金的贪腐、受贿窝串案。涉案金额623.61万元,涉案人员10人,均受到法律制裁,最高判处有期徒刑17年。该案件发生后,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全州人社系统开展 “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排查漏洞、梳理隐患、规范程序,深入推进人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设立州级和18个县社保基金监督举报电话,并通过门户网站、服务大厅、定点医院和药店进行公开,强化社保基金管理监督;开展险种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分析,开展风险评估和防控,排查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点88个;健全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32个,规范业务权限,完善工作流程,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机制保障。四是加强对定点采购问题的整治。已取消定点采购、定点住宿,政府采购全面实行网上竞价和商场直购。加大对定点车辆维修企业的管理力度,对各定点车辆维修企业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对涉嫌不按合同计价、收费标准不明的企业要求限期整改,对不能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的,视其违约情况给予警告、停业整顿、取消定点资格等处罚。
(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方面的问题
1、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
(1)州委州政府对重大工作统筹不够。州级机关临时动议会议多。
整改情况:一是认真做好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统筹,严格执行《州委州政府重要会议和活动安排》《关于精简规范州政府系统会议活动12条规定》,严格会议审批与经费管控,严控会议数量、规格、会期。召开全州性会议同比减少14.89%,州委、州政府制发文同比减少12.34%,会议费同比减少15.48%。二是严格控制以州委、州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州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对全州重大活动举办情况进行为期2个月的清理整顿,重点整治不按程序报批、随意拔高规格、随意冠名等行为。
(2)州领导到县乡调研满足于在公路沿线走马观花。县乡干部对定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信心不足。“结对认亲”活动流于形式。
整改情况:一是州级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赴18个县(市)和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蹲点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切实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既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也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坚决防止走形式、走过场。二是开通门户网站,强化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培训乡(镇)党委书记325人,乡(镇)长344人,扶贫专干344人,驻村“第一书记”312人。三是加强督导,2016年8月11日至25日,州委书记刘成鸣等41 名州级领导带领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分赴我州18个县(市)281个贫困村开展蹲点调研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干部群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投身脱贫攻坚。四是及时印发《关于解决结对认亲活动弱化问题的整改方案》,完善和修改群众工作常态化实施意见。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全州共派出结对认亲小分队1174个,派出干部职工5540人(次),走访结对亲戚18748户(次)69715人(次),化解矛盾纠纷54起;走访慰问贫困农牧民捐资24.25万元,收集解决困难诉求问题550个,帮助解决困难诉求257个;同时,成立3个群众工作结对认亲督查暗访组,对各县(市)、各部门开展结对认亲活动进行暗访督查,有效解决结对认亲工作弱化的问题。
2、官僚主义方面的问题
(1)官僚衙门习气在州级机关依然存在。
整改情况:一是州级各部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衙门习气,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执行力。州纪委持续开展对存在官僚衙门习气情况的暗访督查。二是针对服务窗口只接单、不办事的问题,进行专门调查研究,发现并及时向有关单位反馈问题10个,向问题突出的3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提出整改要求。三是对窗口办事时限、工作人员态度和效率等进行监督检查,要求各县政务中心要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2016年州政务中心共办件5040件,办结5035件,现场办结率96.77%、按时办结率99.98%,办理提速94.55%。四是积极开展县级领导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把敢于担当、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等内容纳入主要内容,做到经常性“敲打”、常态化“提醒”。五是继续贯彻落实《甘孜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中“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激情不足、自甘落后,开放观念薄弱、创新意识不强,事业心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淡薄”等“下”的规定。
(2)一些机关干部作风松散,工作到岗到位情况较差。州级部门领导干部“天花板”现象严重。一些科局级干部进取精神差。
整改情况:一是在全州范围内对长期不在岗的县处级干部开展调查清理,清理出长期不在岗县级领导干部58名,已分类提出四个方面处理意见。二是在全州范围内对长期不上班、吃空饷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规范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三是将领导干部“天花板”现象和“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纳入《甘孜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中“下”的情形;同时,将“为官不为、庸懒散浮拖”纳入“不适宜担任现职调整”情形。认真落实《甘孜州县级干部年度考核试行办法》,对“天花板”和“船到码头车到站”现象实行评优“一票否决”。四是严把“因健康原因提前退休”审批关,对申请病退的干部,必须由人社部门组织体检,并出具相关意见后按程序办理。五是探索建立党委书记与重点岗位干部层级谈心谈话体系,定期沟通思想、疏导情绪、收集诉求、推动工作。六是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调研员队伍管理的通知》,开展非领导职务人员上班情况清理,督促各单位加强干部职工教育管理,责令未到岗干部按时到岗。
3、享乐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
(1)“三公”经费管理不够公开透明,在重要活动、重大工作安排时没有做到精打细算。
整改情况:一是狠抓“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及时公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将州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表、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表公开至项级科目。明确公开责任主体、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时间,要求各部门在公开时要对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及人数等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截至目前,州本级各部门除22个涉密单位外,其余60个一级预算单位已全部完成公开工作。二是狠抓“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州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州级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办法》《州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按照公用经费授权支付和按季均衡的原则对公用经费使用进行审核。2016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较上年下降22.46%,较年初预算下降11.21%。三是狠抓重要活动费用管理。制定《2016年重大文旅活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所有重大文旅活动均严格执行专项管理程序。加强对举办各类活动事前论证、事中事后监管,将各类活动服装、道具、设备等以固定资产管理形式进行规范登记和管理,避免重复支出,做到量力而行、务实节俭。四是加强单位内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由州纪委会同州委州政府目标督查办、州审计局、州财政局等开展专项检查。五是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的纪律审查力度,2016年,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1件13人。
(2)全州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盛行,许多领导干部参与其中。
整改情况:一是继续严格按照领导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进行抽查,加大对违规操办婚丧事宜的治理力度,同时各地各部门加强对管理范围内干部职工的平时教育和提醒。二是强化对违规操办婚丧事宜案件的纪律审查工作,对有关反映和举报及时介入、严格问责,目前已有2名干部因违规操办婚宴受到问责。
(四)选人用人和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的问题
1、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方面的问题
(1)干部人才储备不足,结构不合理。
整改情况:一是推行选育结合办法。依托“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进一步充实州、县两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截至目前,储备后备干部1336名,2016年6月以来新增后备干部储备100名。州委计划从2017年开始,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州干部中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提升干部政治鉴别、科学决策、推动发展、依法治理和善作善成五种能力。二是完善干部选任配套制度。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硕博人才进甘孜行动”的实施意见》等干部管理、选配制度5个,创新引才用才机制,成功引进1名清华硕士研究生和10名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与1名“海归”达成引进意向协议。
(2)干部配备对基层干部关注少,一些地方和部门执行干部选用回避制度不够严格。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执行干部选用回避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派出6个换届考察工作组,对全州18个县558名县处级干部任职回避情况进行摸排清理,未发现违反任职回避规定的情况。二是优化干部结构。加强从反分维稳、扶贫攻坚、重大项目、艰苦复杂环境“四个一线”发现培养和选拔使用干部。接受对口帮扶援藏干部519名,实现干部“双向”交流10名。
2、违规任用干部方面的问题
(1)一些地方干部选任工作不严谨,有的单位和部门主要领导搞“一言堂”。
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贯彻民主集中制。既注重沟通协调,又防止跑风漏气,积极运用书记专题会议集体酝酿和常委会集体决策优势,防止“一言堂”现象出现。二是进一步严肃动议提名。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1+5”配套办法,探索干部推荐提名违规违纪处理办法,加大对干部选用规定程序和环节的监督力度,坚决防止临时动议违规行为。三是进一步厘清职责权限。科学界定党委(党组)、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的职责权限,严守程序、严谨操作,绝不随意简化、变通,应请示报告由上级决定的事项绝不擅自做主。四是进一步加强选用审核。坚持“信访举报未查清不放过、国安事项未查实不放过、个人报告事项未查实不放过、干部档案信息未查明不放过、党风廉政未过关不放过”原则,凡进入体制内的人员,均征求纪委、公安等部门意见,严把政治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
(2)一些地方干部考察工作不够规范。
整改情况:组织开展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专题核查破格提拔、越级提拔情况。开展全州干部工作和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对重点业务内容进行适时讲解,增强专业化水平。
3、班子内部不团结方面的问题
州县领导干部中地域观念、家族势力有一定市场,有领导干部甚至直接干预相关的干部人事安排。
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铁的纪律抵御和铲除滋生“圈子文化”和拉帮结派问题的土壤和环境。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督促各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四个服从”意识,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上下级关系,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督促各级各部门从严从实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查摆剖析,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班子议事决策制度不够规范方面的问题
一些县级班子存在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召开混乱的现象,以电话征求意见、“碰头会”“转签文件”等方式进行议事决策。一些县的主要领导作风霸道。
整改情况:一是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健全州、县(市)两级党委工作规则、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政府工作规则等民主决策机制。州、县(市)涉及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事项、重大民生问题等重大事项,必须由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决定。炉霍县、甘孜县建立重大决策多方调研制度,决策前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乡镇一线调研;道孚县、理塘县、稻城县建立决策互动机制,实现与群众“零距离”双向交流;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建立决策论证制度和责任制,对决策事项进行反复研究;泸定县、德格县、新龙县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升决策科学性和正确性。二是规范议事决策程序。重大决策经常委会或常务会集体讨论时,赞成数超过到会半数为通过,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都如实记录、完整存档。坚决杜绝以电话征求意见、“碰头会”“转签文件”等方式进行议事决策。坚持“一把手”末位发言,防止“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三是严格决策督查。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三不直接分管”和《甘孜州党员干部在资源开发中4个坚持27个禁止》等规定。白玉县、石渠县、巴塘县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机制,增强决策的实效性。四是严肃查究在重大决策上乱作为的责任人责任,坚决查处利用职务影响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违规插手工程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和违规经商办企业等行为。五是慎重选任干部。严防提拔插手工程建设、作风蛮横的人员进入县委、政府领导班子。
(五)交办问题线索的办理情况
巡视期间,省委第六巡视组共交办群众利益诉求和问题线索168件(其中移交康定市和涉及群众利益诉求及其他不属于纪检监察机关业务范围的111件),目前已经办结151件,其余正在办理之中。根据省委第六巡视组交办问题线索,查处了原州农业局副局长龙xx、原雅江县副县长杜xx、原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肖xx等违纪违法案件,有力凸显了巡视震慑效果。
三、巩固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成果,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通过集中整改,全州上下围绕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全面查漏补缺,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有力彰显了巡视的利剑作用和震慑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整改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下一步,州委将继续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主动认领的自觉、知错就改的态度、敢于担当的勇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纪律导向和制度导向,全面深入抓好巡视整改。
一是继续抓好整改,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坚决扭转不良风气。对已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未办结的巡视组交办问题线索,全力查清查实,绝不遗漏;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问题,紧盯不放,绝不松懈。二是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抓住“关键少数”,层层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化纪检监察机关“三转”,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发挥州、县(市)巡察监督作用,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行再监督、再检查、再落实,确保整改实效。三是着力建章立制,切实提升制度执行力。结合巡视整改工作,梳理完善现有制度,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和约束,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四是以巡视整改的实际成效,推动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建设。坚持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推动全州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利契机,以扎扎实实的整改,助推发展、稳定、民生各项工作,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人才环境,让广大干部群众从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中看到新变化、新面貌、新希望。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836-8903338;邮政信箱:甘孜州委巡察办,邮编 626000;电子邮箱:346464711@qq.com。
中共甘孜州委
2017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