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是打着“10年后反腐剧重返荧屏”的重磅旗号登上湖南卫视的,本来观众以为这部剧形态和触及点处处“敏感”,会像多年前的同类剧那样“雷声大,雨点小”,或者“不痛不痒”,然而,让广大观众惊讶的是——本剧对于反腐现状大尺度、深层次的描绘,可谓是前无“古人”,创下中国电视史纪录。 通过真实的反腐题材让正义震撼人心。该剧中不少内容取材于真实案件,形象反映了我国当前反腐工作的高压态势。剧中涉及贪腐官员官至高层,一个大省“半壁江山”都陷入贪腐。这种源于真实题材的提炼,甚至让有的演员担心剧本会过审不了。然而,这恰恰也是这部电视剧的独特魅力所在。 精彩的情节让正义震撼人心。看该剧,人们感悟到的是正义的力量,阳光的精神,正气的浩然。《人民的名义》讲述了由大风厂拆迁事件牵扯出来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剧中80多岁的老革命陈岩石举着骨头当火把,为大风厂工人挺身而出那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这就是正义的化身,这就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风骨。他们身上的正义精神传承昨天,启迪今天,当然会震撼观众。 精湛的表演功力让正义震撼人心。陈岩石回忆革命史,一句为激情燃烧的岁月骄傲,击中全民泪点,“剧中所有的艺术家,要的真心好!尤其是白志迪老爷子(陈岩石的扮演者),我眼眶都湿润了!”“听陈岩石讲历史真给我听哭了,那样纯粹的理想和信仰真让人打心眼里尊敬。”在这里,演员的表演功力发挥到了极致,表演功力与正义精神融合、升华,塑造出了观众心中的那个最好形象,演员演到了观众的心坎上。 精彩的语言让正义震撼人心。“坦率地说我们一些干部,其素质已经远低于一般国民的素质了”,这是义正词严之言;“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这是正气浩然的语言;“你大把大把捞黑钱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现在出事了,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这是一针见血的批评语言。仔细研究该剧,你会发现那些老百姓心中想口中说的语言在演员那里,信口拈来,通过语言提升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民的名义》的横空出世,为国产正剧如何体现主旋律,如何昂扬正气树立了一个标杆。每个群众的内心深处都有对正义的呼唤,每一个观众都崇尚正义,都期盼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