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刘伊莎 文/图 “森工企业改革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可走,所以,我们企业的改革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逐步探索,走出一条企业自身科学发展的路子。”龙波向记者提起森工企业改革时坦诚地说道。 龙波,四川古蔺人。2003年5月,他从新龙林业局调任道孚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据他回忆,当时的道孚林业局办公楼破旧,局本部周围散落着70年代修建的灰板条小平房,窝棚乱搭,杂草丛生。企业大额拖欠离退休人员工资、医疗费用,机构臃肿,职工多岗位少,纪律涣散、矛盾集聚,上访事件不断。 面对困境,龙波没有退缩,没有妥协,没有放弃,而是主动作为,勇敢面对,迎难而上。他深入基层,深挖问题根源,找准病症所在,迅速提出了“三个满意三个不满意”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和工作总体要求。他带领职工以踏雪破冰、义无反顾的精神和勇气,大刀阔斧地在企业内部实施全面改革,改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和自身的痼疾,改掉企业职工安于现状的思想和慵懒情绪,让企业脱胎换骨、轻装上阵,开创了森工企业新的发展天地。 天保工程之初,森工企业生产时期遗留下来的“债务大、底子薄、人员多”的历史问题日趋突显,面对发展后劲不足的逆境,他强顶压力,从压缩非生产费用支出和强化内部管理入手。他提出“协调合作、减债降负,保全资产、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行了租赁经营。他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协调厂债权方的衔接联系,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将企业所持资产委托给合资方经营,安置23名职工交由合资方代管。他以强化企业用工、人事、分配改革和完善管理办法为重点,稳步实施“一剥二退三分流”和“三改一加强”等措施,企业的各项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成效突显。 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让职工更加富裕,他在大家都守着天保工程“等靠要”的时候,没有停止步伐, (紧转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