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州内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要闻.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5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足“绣花”功夫 做实“过细”工作
2017-05-11

(紧接第一版)每个村有1—2个增收产业,培育366个村集体经济。拓宽就业渠道,依托对口帮扶开展劳务输出,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开发公益性岗位3000个,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确保48524名贫困人口实现吃穿不愁、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以上,366个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以下。

围绕“三保障”补齐民生短板。着眼住房安全有保障,结合全域旅游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布局,坚持山上往山下靠、穷山往富土靠、山区往景区靠、小村往大村靠、农村往城镇靠,确保年内完成3232户1265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3084户危房改造。着眼义务教育有保障,实施15年免费教育,深化“9+3”免费中职教育,100%资助贫困学生家庭,年内建成41所幼儿园,确保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县国家标准;着眼基本医疗有保障,加快推进“健康甘孜2020”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年内建成31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大包虫病综合防治,有效遏制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年内确保48524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施基础扶贫项目1800余个,年内完成建成191个贫困村通村硬化路2602公里,巩固提升283个村20933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完成贫困村农网改造升级项目61个,解决34个贫困村通讯难题。

围绕“四个好”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扎实办好农牧民夜校,组织群众学汉语、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深入推进“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讲清“惠从何来,恩向谁报”,让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切实抓好290个省级、374个州级、213个县级“四好村”创建,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自力更生、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