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记者 林卫 陈露耘 朱雪黎 王眉灵 曾小清 5月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满月”之日。 这个时间刻度,融入三年来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波澜壮阔的历程—— 2014年2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同年10月,天府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2015年,四川被列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同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2016年,四川获批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48.6万平方公里的巴蜀大地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向党中央看齐,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时至今日,四川坚持“一手抓改革方案制定、一手抓改革任务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交出了一份符合人民期待的答卷:完成改革头3年阶段目标任务,走在全国前列;确保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在四川全面承接、及时落地,走在全国前列;攻坚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建立狠抓改革落实工作机制,走在全国前列。 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注定会载入四川改革发展的史册。 不辱使命 以看齐意识和责任担当,争做全国改革“试验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2015年9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四川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 现在,人们都知道它是四川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鲜为人知的,是它赋能四川殊为不易! 找准自身独特优势,主动争取当“试验田”,经过不懈努力,四川终于上榜。 四川为什么要争当这个“试验田”?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来说,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对四川而言,既有对过去30多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释放强大生机与活力的深切体会,又是当今治蜀兴川、转型发展关键期需要赢得的关键机遇,四川岂能错过。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的中国回应,四川岂能缺位! 从根子上讲,这是四川向党中央看齐的自觉,是决心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不辱使命的责任担当。 一诺千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四川的工作不同凡响: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的专项改革方案,全部对接落地。建立省领导直接抓改革落实制度,(紧转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