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影视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专题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甘孜小记者.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6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造
献礼香港回归20年
《我的1997》今晚央视首播
2017-06-22

“1997年香港回归,结束了长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历史。‘一国两制’掀开了香港全新的篇章。适逢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我的1997》通过展现两地20多年的岁月变迁,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6月20日,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项目部副主任王皓在北京举行的电视剧《我的1997》首播新闻发布会上说。同时,导演王伟民,主演印小天、巫刚、高可儿等主创亮相,他们在现场分别解读角色,体会特殊时代里主角们的非凡命运,引发良多感慨。

用小人物演绎大时代

电视剧《我的1997》描述了从1976年至1997年香港回归时,内地与香港20多年的岁月变迁,以主角高建国为代表的一系列小人物的视角,折射出一代人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生活与情感的起伏沉淀,以及他们为改变命运而不屈奋斗的励志情怀。

谈到为什么以小人物为切口,王伟民表示,小人物的故事更鲜活,让观众有代入感。但在人物的选取上,用什么样的人物来塑造,中间的度也需要认真地把握。“如果用太底层的人物,可能他与大事件关联起来比较难;如果用领袖人物的话,很难去表现这一段历史对普通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制片人张小红说。

虽然这部戏的题材很厚重,但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酒瓶子引发的‘血案’,高建国把人给打了,然后有了后面的情节,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一个优秀的年轻商人。”王伟民表示,印小天饰演的高建国是一个很典型的形象,他既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奋斗经历跟重大的历史节点都是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这些节点,才造就了一个成功的高建国。

小人物身上饱满的故事,也让人动容。印小天回忆起,高建国和母亲从香港回到北京,与父亲、弟弟长期分离后团聚的那场戏,全剧组的人都哭了。“我在戏中,一路看着北京的街景,回忆当年在这里的点点滴滴,然后突然看到父亲苍老的背影,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就特别有感觉,虽然整场戏只有‘回家’两个字的台词,但是很真实。”

“小人物鲜活的故事,更能让观众接受。”王伟民认为,现在很多“00后”“10后”,他们没有经历过1997年香港回归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但是我们希望通过电视剧,让年轻的观众在故事中去了解这段历史。

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管理处处长冯梅认为,《我的1997》通过小人物折射大事件,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力量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代表四川电视剧创作的新高度。该剧在央视的播出,必将催生出更多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四川气派的优秀影视作品。

「走心」还原香港风貌

《我的1997》从1976年开始,故事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都以香港元素为主,大街小巷里充斥着饱满的香港人文地理情怀,充斥着普通香港人的生活气息。要准确、恰如其分地反映这段时期的香港,这对生活于内地的导演王伟民来说,绝非易事。

《我的1997》主创们都成了“细节控”,对香港人当年的衣食住行,流行的音乐、服饰,甚至是口头语,都经过精心的斟酌,要充分表现出“年代感”。

在王伟民印象中,在好几个月的时间内,翻阅过的相关文献数不胜数,力求把当年香港人的相貌和穿戴还原出来。在人物的穿着打扮上,最重要的是细节的准确,比如说演员的裤脚到底是多大,眼镜是什么形状,头发烫成什么样的,录音机是单卡的还是双卡的、是什么牌子的……所有这些细节都要去考证,工作量相当大,“只有在每个细节上准确,观众才会信任。”

对此,主演印小天也感触颇深。他饰演的高建国,手上戴的表都很有讲究,“最开始戴的是海鸥,然后从北京‘逃港’,为了上船把手表当了。到了香港,李佳欣在圣诞节的时候送给他一块金装劳力士,也是那个年代生意人的象征。”印小天说,包括衣服袖口、马甲,都是很考究的。而他在剧中穿的一件棉袄,都是经过七次修改,棉花掏出来又放进去,只为了呈现最优的效果。

在此剧中,曾执导过电视剧《霍元甲》的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加盟,也成为剧组了解香港的“活字典”,主创们经常找他聊天“取经”,了解那个时代的香港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发布会现场,当电视剧主题曲《公元1997》响起时,立刻勾起了现场来宾的集体回忆。这是一首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创作的歌曲,由靳树增作词,肖白作曲,大陆群星共同演唱。

这首歌是王伟民特意挑选的,而且还是1997年的原版,“我们把它买过来,因为这首歌能带起很多人的回忆,一想起这首歌马上能回想起当年的情景。很多年轻人可能没听过,但是我相信,这首歌对他们肯定是有共鸣的。”

(杨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