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影视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专题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甘孜小记者.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6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幸经历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对话《我的1977》主演印小天
2017-06-22

相比田源更喜欢高建国

记者:你现在戏路开始发生转变了吗?驾驭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有什么困难?

印小天:一方面我年龄也到了,另一方面现在更成熟一些,刚好遇到这一类的题材,各方面都满足吧。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饰演的角色和《我的1997》中有些相似,都是知青,我想这也是缘分吧。接下来,我也接了类似题材的戏,总之拍这些戏也很开心,希望能继续合作。

记者:《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的田源和《我的1997》中的高建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印小天:我觉得基本上没有太多相同的地方,虽然整体背景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了,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写到上世纪80年代结束,而《我的1997》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97年,主要体现了内地人到香港人的生存状态,国家强盛,香港回归,老百姓受益的过程。

记者:高建国和田源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印小天:我更喜欢建国。这部戏会更火。

邓丽君的歌很应景

记者:你怎么去拿捏那个时候和现在的差距?

印小天:我尽量从我父母身上和我阅历中去体会,包括从图片、影视、大量的阅读中体会这样的感觉。还会跟徐小明老师交流他们小时候玩什么。我拍每场戏为了有代入感,有时候也听听邓丽君的歌。当时听的是《你怎么说》,那首歌真的很应景。1997年,我还在读大学,只记得当时看电视,风吹着中国国旗在飘扬,中国军人英姿飒爽。这些画面很深刻,我也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

记者:在你的演艺经历当中也感受到这种变化吗?

印小天:非常深刻。10多年前我在加拿大拍《一米阳光》的时候,那里很多车、品牌我们都看不到的,差距很大。现在我们发展得非常快,我现在去美国、欧洲,感觉到差距越来越小。国家的飞速发展,也让我感到很自豪,我有幸经历了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幸运的是,还演了那个时代的故事,而且我演的这个角色其实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肖姗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