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专题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要闻.广告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7月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护航
2017-07-03

(上接第一版)

6月24日,州委书记刘成鸣就近期全州防灾减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州委副书记、州政府州长肖友才到州级相关部门检查汛期防灾减灾工作。

6月以来,我州大部分地方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康定、丹巴、炉霍、甘孜、白玉、石渠、色达7县(市)23个乡(镇)3.21万人受灾,因灾转移6700人,损坏堤防88处(10.47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615.78万元。

据了解,灾情发生后,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抗洪工作:落实了险工险段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度汛方案、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和应急通讯设施。明确要求沿河沿江各乡镇加强水情监测,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水位涨幅变化。明确要求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预警,充分利用监测预警系统和村级报警设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特别是在强降雨时要加强巡查,必要时提前转移群众。要求各街道加强对城市防洪排涝预案的学习,提高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同时,针对大渡河流域汛情,启动丹巴、康定、泸定3县(市)“三级应急响应”预案;在已派出南、北、东路3个片区防汛减灾督查组的基础上,州防汛指挥部又于15日上午派出3个指导组,分赴丹巴、康定、泸定3县(市)协助开展抗洪工作;省、州紧急调运一批防汛物资,支持丹巴县应急防汛抢险工作。

“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做好防灾备灾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州防灾减灾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汛期来临之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牢固树立“防灾、抗灾、备灾、救灾”意识,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把防汛救灾各项任务分配到岗位、个人,积极落实救灾应急预案、灾害应急响应措施和应急值守制度,储备救灾应急物资,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提前做好汛期防灾备灾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在党中央、省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完善灾害紧急救援体制,提高全州的灾害救助能力,努力逐步实现由传统型防灾减灾救灾向现代型防灾减灾备灾救灾的转变,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全力以赴应对灾情

自6月以来,丹巴县境内普降大暴雨,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袭击。6月14日,大小金川河流发生第一个超警戒洪水过程,大渡河全线超设防、超警戒水位,支流牦牛河,格什扎河超警戒水位,大金川河接近历史最高水位,河水猛涨,洪水冲毁路基,阻断交通,中断通信,致使丹巴县遭受了1992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在丹巴受灾最严重地区之一的巴底乡,由于地势低,当地马路的积水已经褪去,到处都是沙石和垃圾,庄稼地仍被泡在水里。该乡被淹的群众被转移到临时安置点。“损失了两三万,一年白干了。” 该乡沈足一村一位村民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灾。”沈足一村村民斯多理回忆说,这里6月1号就开始下雨,到15号晚上雨越下越大,暴雨已持续了一整天。瞬间,处于低洼地带的山水沟路段变成了湍急的河流,村口成了一片汪洋,多处水深超过一米,几个垃圾箱也被洪水冲走,村民们的心都提起来了。

据斯多理回忆,接到上游的报告后,乡政府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几个监测点的报警烟花燃起,“砰砰”作响,预警警报、喇叭夹杂着“快,快点到避险点上去”的紧急呼喊声在雨夜中响起来,村民们冒雨按照两个月前进行的地质灾害演练时的路线纷纷转移。

“这次洪水大,但由于预警及时,各级防范措施到位,科学避让,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巴底乡政府负责人介绍说,灾情发生后,乡村两级立即启动防御预案,组织村民用沙袋构筑应急防护墙,防止洪水漫进村里,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发生后,省、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州县立即行动,防范在先,以抗大灾为基调做准备,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安全转移、治安秩序、舆情引导、卫生防疫等工作。

省水利厅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驻县指导防汛抢险工作;州水务、交通、公路、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各项应急抢险工作。丹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全力开展抗灾自救;县级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赶赴第一线对临河村、低洼地带、主要公路干线开展防灾查灾核灾工作,提前转移疏散低洼地带、险段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州的深切关怀和坚强领导,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洪灾的决心和信心”丹巴县委书记何文才说,丹巴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一级防汛响应,赓即成立丹巴县“6·15”抗洪救灾指挥部,24小时坐镇指挥防汛抗洪工作。

丹巴县抗洪救灾,只是我州抗击洪灾、火灾和地质灾害的一个缩影。近几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和大火,以及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吹响紧急集结号,广大党员、干部犹如一面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最危险的前线,带领人民群众在甘孜大地合力打赢了一场场抗击自然灾害的攻坚战。

“在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各部门协同救灾能力进一步加强,应急救助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为抗灾救灾工作赢得了时间。”州防灾减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我们要与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一起,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和灾害应对工作,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高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充分发挥灾害预警在灾前预防、综合减灾和减轻灾害风险中的作用;加强抗旱防汛、防震抗震、森林草原防火等骨干工程建设,着力推动各地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等设施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各县(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