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多次研究部署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领导有力、机构健全、措施到位、责任落实。 该市还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全力开展对口帮扶,共同破解发展症结,寻找发展路径,研究发展模式,力所能及的帮助各村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加快建设过程中,推行“参与式”模式,加快实施庭院改造、道路硬化、住房提升改造、环境美化等项目,对积极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的群众给予适当补贴,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为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过上好日子: 产业发展有盼头 今年以来,康定市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入户调查,争取项目资金,都江堰市援藏工作队计划投资1100余万在呷巴乡铁索村打造300亩高原有机蔬菜示范基地、500平方米标准化藏香猪养殖小区和1000亩标准化黑青稞种植基地。 据了解,该市通过引进公司对大棚蔬菜基地、藏香猪养殖基地和青稞种植园进行经营管理,大棚蔬菜基地建成后每年保底向该村集体分红12万元,藏香猪养殖基地建成后每年保底向该村贫困户分红5万元。 同时,该村成立了民顺藏香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全村15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成员参与集体经济分红,还成立了索桥青稞、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全村83户农户全部纳入合作社成员参与集体经济分红。村民可以到基地和种植园学习技术,也可以务工赚钱。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在这个藏家山村里绽放。 该村村民布衣告诉笔者,现在村上有了集体经济,村民每年可以分红,可以在本村务工赚钱,还能学到种养实用技术,以后不管到哪里都能务工赚钱。自己今年在修建基地的时候去施工工地务工每天能赚120元,家里还有公司付给村民的土地流转费每亩480元。今年还领取了免费的青稞种子来种植,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据铁索村第一书记罗强介绍,等村里的青稞成熟后由公司负责收购,收购款作为集体经济分配给合作社成员。目前,所有农户均已播种完毕,收割后青稞按最低每亩销售500元计算,1000亩青稞将为铁索村增加收入至少50万元。据保守估计,待上述项目竣工并运行后,2017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67万元,务工收入将达到40余万元,土地流转费14.4余万元,全村共计增收将达到121.4余万元,人均增收将达到3263元。 几年后,300亩高原有机蔬菜示范基地、500平方米标准化藏香猪养殖小区和1000亩标准化黑青稞种植基地,将给铁索村村民们带来更多丰收的喜悦。 好习惯好风气: 潜移默化成良俗 今年4月,一条题为《折多山交通恢复 村民自发捡拾遗留垃圾》的新闻登上了各大网站。说起地处折多山麓的榆林街道折多塘村村民自发组织捡垃圾,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四好村”养成的好习惯和形成的好风气。 据了解,折多山由于堵车遗留的垃圾在青山绿水中特别显眼。4月29日上午8时开始,折多塘村全村男女老少沿着路边、渠道进行垃圾清理,不少志愿者和执勤警察也加入到队伍当中。一整天过去,折多塘村基本恢复了往日的美丽容颜。 该村支部书记张布处说,村民对此并没有怨言,堵了那么久车要求大家把所有垃圾带走是不切实际的,村民都很理解。 折多塘村的羊群每天早晨就要赶上山放养,羊群从畜圈中放出来之后会经过国道318线,再往后面的山上去。每天羊群经过后,路上就会留下羊粪,现在只要羊群通过国道后,村民们都会自觉地把门前羊群留下的羊粪清理干净。要是放到以前,房前屋后满山羊粪和牛粪,那都是常事。现在,村民们你追我赶,看的是哪家的院落打扫的干净,比的是哪家的庭院花开得更美丽。 这不正是大家想看到的,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眼前,折多塘村已经将大山文明现代的一面展示给世人,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折多塘村翻过了昨天,翻开了今天,好日子指日可待,致富奔康正当时。 “有车有房有票子、新村新貌新样子”这是康定市13万干群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共识和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