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专题新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第04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康巴周末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7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孚冻坡甲村:从乡情山水间找到脱贫新路
2017-07-12
新鲜的高原草莓即将上市。

■县委中心报道组 张德禧 文/图

“我们要两斤草莓哦…明天早上来取。”这是道孚县冻坡甲村主任四郎多登刚刚接到的预订草莓的电话。冻坡甲村离道孚县城18公里,这里日照充足,风光秀美,近几年来,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更宽了,房子更靓了,环境更美了,老百姓的腰包也更鼓了……冻坡甲村不仅由川西高原的贫困村嬗变为富庶美丽的旅游名村,更成为了远近有名的“精准扶贫示范村”。

土地流转,让贫困户增收

冻坡甲村位于道孚县各卡乡,虽然交通便利,但长期以来因山高坡陡、人们观念落后,基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村。

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推进,交通要道边上的冻坡甲村逐渐展现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村上成立了美丽冻坡甲合作社,合作社的发展使得贫困户的土地升了值,每年700元一亩的流转费,给许多贫困户带来了收益。

“我们家里人口多,田地收成少,现在把家里的2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草莓,每年给700元一亩的租金,一年还是有1000多元的收入”。贫困户杨俊华开心的说道,去年在西藏画了3个月的唐卡月薪4600元,今年自己在草莓基地打工,每月有2200元,生活慢慢的好起来了。

“草莓基地的土地都是从村民手上流转过来的,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富了民,才是双赢。”冻坡甲村“第一书记”刘海军边采摘新鲜草莓边说。

目前,合作社与成都两家公司签订了1000公斤草莓的订单协议,按照每公斤140元计算,将直接为村民增收14万元。

外出务工,解决“就业难”

漫步在冻坡甲村,乡村美景与劳作中的村民勾勒出了一幅“旅游富民”的画卷。草莓地里,农牧民群众正在进行除草;一边的山上,农牧民群众正在放养奶牛……

按照村民的意愿,村两委与道孚县康巴渠德农牧发展合作社合作,按照“合作社购置奶牛寄放村民,村民投人力不投资金负责养殖,鲜奶归村民所有”的产业运作模式签订合作协议,康巴渠德合作社按照每公斤13元回收,预计冻坡甲村每年集体收入为2万余元。“我们已与6户贫困户签订协议,村上产业、务工中需要的岗位优先满足贫困户。”(紧转第四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甘孜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