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评论员 一场自我加压、查找问题、逗硬整改的环保战役正在全省范围展开。从去年6月至今年3月,我省成立高规格的省级环保督察组,对21个市(州)环保督察全覆盖,开了全国先河。紧随其后,梳理出各类环境问题8924个,限期督察整改,严格追责问效,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令人为之一振。面对这场自上而下、持续推进的环保战役,各地各部门尤其是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生态优先意识,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和“为子孙后代长远发展负责”的精神,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投入到环保问题整改上来,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的食物,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对四川而言,能否守护好绿色资源,呵护好美丽本底,更关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这个国家大计。不容回避的是,由于主客观多种原因,我省部分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面对突出的环境问题,省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直面问题的勇气,敢于亮剑的魄力,加强环保督察整改,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在此背景下,全省上下都要进一步深化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守土有责、履职尽责,以务实行动和有力举措,打好这场环境督察问题整改的硬仗。 动真碰硬抓整改,提高站位才能认识到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生态环境质量无疑是极其重要的评价指标,环保不达标,全面小康必然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环保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还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大局问题。不将环保问题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来看待,就会犯“糊涂症”和“短视病”。梳理部分地方出现的环保问题,一定程度上与领导干部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紧密相关,与新发展理念没有真正落地落实紧密相关。在个别干部那里,绿色发展只是口头说说,思想深处并未真正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的追求短期政绩,(紧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