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作为今年“国产保护月”中最具卖相的影片之一,依靠“知名网络小说改编+西游题材+彭于晏”等卖座元素一直备受关注。但在上映后,却遭到观众大面积不买账的尴尬,豆瓣评分也就5.5分。票房数据显示,《悟空传》在上映后还是获得了市场的期待,最高一日的全国排片率将近50%,但依然没给电影带来预期中的票房爆炸,除周四首映当天票房迈过亿元关卡外,剩下三天票房均未过亿。目前首周末在3.5亿元左右。 失去故事内核,变成技术堆砌 猫人评分:★★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成就了当今多少电影大IP,让多少电影投资人、制片人、导演、演员尽享票房蜜糖。从《大话西游》开始,《西游记》和孙悟空便被带上了一条无约束改编和“新解”之路。这种失控的无底限的改编和新解早已让孙悟空成为一个“烂大街”的电影IP,《悟空传》则用不尽如人意的电影故事直接将孙悟空压回了五指山下。 网络小说《悟空传》洋洋洒洒地“新解”孙悟空,无非是塑造了一个不甘于管束、不愿融入社会主流的孙悟空形象。而改编自该小说的同名电影,则把电影故事做成了一只“万花筒”:亲子关系破裂、多角恋、办公室权利斗争……凡是在现代大都市里的病态关系都“荟萃”于电影当中。看上去主创是想用一部《悟空传》说尽都市之殇啊。可是主角孙悟空的戏份被严重弱化了,观众看不见他的深层次性格,看不见关于他成型的故事,所见之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叫人一头雾水,不知电影要表达什么。要透过人物行动来传递的主题,则变成了口号式的表达方式,不知这是演戏还是“说戏”? 孙悟空,这一次彻底被玩儿坏了。在我看来,一群疯抢IP的当代人,这次是把孙悟空重新压回到五指山下了。把这样一个中国人人见人爱的角色玩儿到虚空烂俗,让其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欲望和杂念,这不是开发IP,这是毁IP,连齐天大圣的光辉形象一并毁坏了。 看了《悟空传》,我还是想回头去看看电视剧《西游记》。我们离那个尊重文学、会讲故事的年代越来越远了,但至今唯一美誉不断的“西游IP”作品仍是老版电视剧《西游记》。再观前人之作,心底里想到一句古训:知耻而后勇。 想说的太多,但哪个也没说好 姜子谦评分:★★★ 在上映前借助各种元素收获颇多关注的《悟空传》,上映后遭到大范围观众批评,其实多少有些在情理之中。对于原著小说来说,其能在网络小说收获非常高的地位,并不是因为讲述了一个多么高明的故事。而是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中,作者今何在利用独特的语言情绪表达,再加上恰当的时机才获得如今成就。当心境已过,在硬逼当年的读者强拾情怀,很容易形成粉丝和非粉丝都不讨好的尴尬。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在特效方面,还是可以排在国产影片前列的。而且欧豪的天蓬、余文乐的杨戬、乔杉的卷帘在表演上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可惜这部电影也开始陷入国产电影的怪圈——想说的东西太多。 这部《悟空传》在上映前,片方就不断强调,影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说中“反抗”的核心思想。影片为此也刨除掉所有杂线,最后只保留了孙悟空与天庭对抗的主线。但尽管如此,影片也没有完整变现出想表达的思想,在决战关头彻底沦为狗血剧。 这部《悟空传》感觉创作者就想打造出《大话西游》+《东邪西毒》+《星语星愿》+《复仇者联盟》等。当然如果处理得当,这些元素足以将《悟空传》打造成经典,但问题就在于影片连核心主题都没说好,还要这个说一点,那个沾一些,最后哪点都没说明白让观众觉得电影非常混乱。 不知道影片不断杂糅进各种元素,是因为创作团队的自信,还是资本过度参与的妥协。现在国产类型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越来越不懂得纯粹。 |